索栗怜通子,牵窗厌衮师。
天心憎早慧,不敢怨儿痴。

【注释】

索:求。栗:一种果实,可食。怜:爱怜。通:通达。衮师:衮,大也;师,师表,表率。天心:上天的心意。憎:讨厌。早慧:早有智慧。怨:怨恨,责怪。痴:愚蠢,呆。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以“儿痴”为题,是作者对儿子的劝诫。全诗以“痴”字贯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表现“痴”,最后归结到“不敢怨子痴”。诗人希望他的儿子不要过早地展露才华,不要因为自己有才智而怪罪于他。诗中运用了反衬的方法,用通晓事理的人和行为不端的人作对比,来突出儿子的“痴”。

开头两句“索栗怜通子,牵窗厌衮师”,意思是说:我求得栗子疼爱你(指儿子),拉着窗扇嫌他(指儿子)太笨。这两句写诗人求得儿子,并把儿子比作通晓事理的人,说明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只是有些过分罢了。“索栗”句,诗人自注云:“予少时尝得一栗子,今在西斋壁间。”可见诗人与儿子的交往是很深的。“衮师”句,据自注,“衮师,予乡里之师表,其人最通敏,然亦多悖戾,因以‘衮师’名焉”。这里既表明儿子与乡里老师的关系密切,又说明乡里老师也是不通人情世故的。这二句表面上是说自己的儿子聪明可爱,实际上是批评他不务正业,好学不勤。

中间两句“天心憎早慧,不敢怨儿痴”,意思是说:上天讨厌你早有聪慧,不敢怪你愚钝。这两句是承前面两句生发出来的议论。诗人认为儿子的聪明是上天嫉妒他的,所以上天不让他早早地显露出来,以免招来嫉妒。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儿子的爱护之情,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儿子的严格要求。诗人希望儿子能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不要过早地展露出自己的才智。

结尾两句“天心憎早慧,不敢怨子痴”,意思说:上天讨厌你早有聪慧,不敢怪你愚钝。这两句是这首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儿子的劝诫。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诫儿子要谦虚谨慎,不要过早展露自己的才智,以免招致他人的嫉妒。同时,这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即一个人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