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蟹饱,兴飞腾,尽挈猿俦鹤侣。
出郭便惊秋色富,七尺珊瑚无数。
异境天开,登高节近,更喜无风雨。
笑他彭泽,南山虚望成句。
悬磴直上狂吟,泉鸣谷应,要问青天去。
第一峰头垂趾立,望极湖塘海浦。
熊梦人遥,羊裘客在,借枕松风住。
莫惊寇至,未教宾客开路。
【注释】
- 九月六日:指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饮菊花酒、赏菊的习俗。
- 携(xié):拿着。螯(áo):螃蟹。
- 城西酒楼:指城西的酒楼。
- 半醉同游:饮酒到了半醉时才出游。
- 西山:指成都西郊的玉垒山。
- 吾谷:我的山谷。
- 枫:枫树。
- 剑门: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
- 严氏山居:严光的居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严光曾以高洁的名声隐居于此。
- 蟹饱:指螃蟹吃得很饱。
- 猿俦鹤侣:猿猴与鹤为伴。
- 出郭:走出城外。
- 七尺珊瑚:形容山峰挺拔如七尺高珊瑚。
- 异境天开:别具一格的风景。
- 登高节近:登高远足的时节临近。
- 彭泽: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
- 南山:指庐山。
- 虚望成句:空想望而不得成句。
- 悬磴(dèng):陡峭的石阶。
- 狂吟:放声高歌。
- 第一峰头:最高处。
- 垂趾立:指脚尖触地而行。
- 湖塘海浦:泛指湖泊和海边。
- 熊梦人遥,羊裘客在:像熊一样的梦使人遥远,像羊皮衣般的旅人正在居住。
- 借枕松风住:借枕于松枝上,听松风之音。
- 莫惊寇至,未教宾客开路:不要惊动强盗来侵犯,不让宾客们去开门迎战。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任蜀郡守时。首二句点明时间及地点,“携”字写出了作者游玩的心情。三、四两句写他游览西山,看到枫叶红似火,又登上剑门关。“酒酣蟹饱,兴飞腾”,表明了他们游玩的兴致很高,而且酒也喝得不少,所以“尽挈猿俦鹤侣”是毫不奇怪的。“出郭便惊秋色富,七尺珊瑚无数”,是说出了城一看,便感到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满目都是奇形怪状的树木,简直无法形容。这两句既写景,又写情,写得色彩斑斓,生动传神。接着“异境天开,登高节近,更喜无风雨。”三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笑他彭泽,南山虚望成句”,“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曾做过彭泽令(县官),后因不愿做官而辞归田园。作者在这里用“笑他”两字表示自己对陶渊明的高仰之情,“南山虚望成句”一句则暗含着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悬磴直上狂吟,泉鸣谷应,要问青天去”,是写登山时的情态。“悬磴”是指陡峻的山路;“狂吟”是大声吟诗;“泉鸣谷应”是泉水响着回答着;“青天去”是要去探求那青天的秘密。这几句表现了作者豪爽的性格,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片主要写山居生活。“第一峰头垂趾立,望极湖塘海浦”,写作者登山观景的情景。“熊梦人遥,羊裘客在,借枕松风住”,写山居的生活情景。“莫惊寇至,未教宾客开路”,是说如果强盗来了,不要惊动客人,不要让客人出去迎战;同时这也是对自己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的自我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