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玉漏迟 其三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诗句翻译:

  1.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译)
  • “西风无着处”描绘的是西风无法停留的场景。
  • “今闲了”表示当前时间无事可做,闲暇自在。
  • “斜阳高树”形容夕阳下高大的树木,给人以静谧的感觉。
  • “西风无着处”和“今闲了”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1.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译)
  • “摇落江潭”描述秋天的景象,树叶纷纷落下,如同江潭被摇动。
  • “一片乱鸦飞去”使用生动的比喻,将乱飞的乌鸦比作落叶,增强了画面感。
  • 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译)
  • “客思吟商最苦”中的“客思”指客居他乡的心情,“吟商”则指在特定时刻(如黄昏)吟诵古诗。
  • “更消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需要庾信那样多愁善感的人才能体会。
  • “庾郎愁赋”中的庾郎特指庾信,他是南朝著名的文人,以其才华横溢和忧郁的性格著称。
  •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愁与孤独感。
  1.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译)
  • “深院宇”描绘了深宅大院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深沉的感觉。
  • “残萤断雁”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萤火虫和大雁仿佛有了生命和情感,增添了诗意。
  • “伴人凄楚”描述了这些小昆虫似乎陪伴着人,增加了孤独和忧伤的氛围。
  •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1.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译)
  • “病枕难禁”表达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难以忍受的感受。
  • “飒飒风吹来”形象地描绘了秋风的寒冷和刺骨。
  • “萧萧不住”加强了秋风的连续性和力度,给人以持续不断的冷意。
  • 此句通过描写秋风,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1.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译)
  • “采绿前游”可能指的是在春天或初夏时节的活动,采集绿叶以供食用。
  • “砌蛩能诉”中的“砌”可能指的是墙壁或者门框,这里指蟋蟀。
  • 通过“能诉”,表明蟋蟀在表达某种情感或故事,赋予了它们人类的情感和能力。
  • 此句通过对昆虫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寂寞和哀愁的情感。
  1.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译)
  • “弹指几番”形容时间的短暂和易逝。
  • “化作漫天碎雨”形象地将怨恨转化为无形的风雨,既表达了怨恨的深刻,也暗示了其无法控制和消散的特性。
  • 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个人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和哀叹。
  • 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赏析:

项鸿祚的《玉漏迟》共三首,此为其中之一,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秋日氛围与深刻的情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首二句“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描绘了一个秋天的画面,西风吹过,没有留下痕迹,只有那高高的树影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孤独。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沉思。

接下来的几句“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进一步展开了主题,描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乱飞的乌鸦和落叶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诗人则在这之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忧愁,这种感觉让他不禁想起了庾信,一个同样多愁善感的文人。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感受。深夜里,微弱的光线和断断续续的鸣叫使得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种悲伤的气氛中,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他感到自己如同躺在床上的病人,无法摆脱疾病的困扰,而秋风则不断吹来,给他带来无尽的寒意和冷寂。整首诗歌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苦与无奈。

评析:

此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人物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仅是背景,而是诗人情感的延伸和寄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哲思的艺术世界。

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例如,西风、斜阳、高树等自然元素,不仅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还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诗人的语言优美且富有音乐性。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形象的具体描绘,也有抽象的情绪抒发。如“一片乱鸦飞去”和“萧萧不住”等句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感官效果,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深沉且复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更深入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情感的感悟和思考。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审美观照,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人生启示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