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争湍急,篙人薄暮喧。
收帆依野渡,贳酒问荒村。
细雨芦中艇,疏灯柳下门。
孤城寒色起,吹角易黄昏。

【诗句释义】:

  1. 雨宿青县:在青县住宿,夜晚下起了雨。
  2. 归棹争湍急:乘船归来的小船竞相争着驶向湍急的水流。
  3. 篙人薄暮喧:船夫们在傍晚时分大声喧嚷着。
  4. 收帆依野渡:收起船帆,靠在野外的水边小渡口。
  5. 贳酒问荒村:买些酒喝,去询问一个荒凉的村落。
  6. 细雨芦中艇:细雨落在芦苇丛生的船上。
  7. 疏灯柳下门:稀疏的灯光下,是柳树下的门户。
  8. 孤城寒色起,吹角易黄昏:孤寂的城池,寒气升腾起来,吹响号角后,天边渐渐昏暗。

【译文】:
雨中归程,舟行激流勇进;晚霞映照下的水波,船桨声与喧哗交织。
船帆收起,靠向荒野渡口,买点酒喝;询问一个荒凉的村落。
细雨洒在芦苇丛中的小船上;稀疏的灯光照耀着柳树之下的村庄。
凄凉的城中,寒意升起;号角响起,夜幕降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夜归途中的景象和心境。全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雨宿青县”,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归棹争湍急”,描绘了归家的船只在湍急的水流中争先恐后地行驶,表现出诗人对归家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

第三、四句“篙人薄暮喧,收帆依野渡”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遇到船夫的情景,船夫们大声喧哗,诗人则收起帆篷,靠向了野外的小渡口,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

第五、六句“收帆依野渡,贳酒问荒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野渡口的生活画面,他买了酒喝,询问了一个荒凉的村落。这里的“荒村”既是一种环境上的荒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七、八句“细雨芦中艇,疏灯柳下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芦苇丛中小船上的生活画面,稀疏的灯光照亮了柳树下的门户,这一画面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最后两句“孤城寒色起,吹角易黄昏”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的景象,孤寂的城池,寒气升腾起来,号角声响起,天边渐渐昏暗。这是一幅充满凄凉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无助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雨夜归途的详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