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公家一钱,治盗如神,用兵更如神,扼荆岳控江淮,直教气詟绿林,百世下能寒奸胆;
当得清官两字,作宰犹是,仗节亦犹是,左簿书右姜豉,想见操同白水,廿年前早具初心。

【注释】

1、于清端公:指于谦,字廷益,明英宗时官至兵部尚书,为政清廉,有“于清端”之称。2、百世下:指于谦的遗德流芳,永垂不朽。3、白水:西汉人张良,初为韩国相,后亡命于沛县,曾投书于圮桥上,桥下水为之翻涌如泉,因此得名。

【译文】

不耗费官府一文钱,治盗如神,治军也像神仙一样,控制荆山和衡岳,扼守江淮,直教绿林豪寇气沮;后世子孙能寒奸贼胆。

当得清官两字,作宰犹是,仗节亦犹是,左簿书右姜豉,想见操同白水,廿年前早具初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谦任兵部尚书时所作。诗中赞颂了于谦治理地方的政绩和清廉的作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之情。全诗共五十六句,前四十七句是写于谦的治绩,最后两句是对于谦的赞美。

首联“不费公家一钱,治盗如神,用兵更如神”,赞扬他廉洁治盗、善用兵略。这是从正面来写于谦的政绩,突出了他的才能。“扼荆岳控江淮”,扼守荆山、衡山,控制长江、淮河,显示了他治理地方的才干。颔联接着写他治事之严:“直教气詟绿林”,使绿林强盗闻风丧胆。颈联又写他为政清廉:“百世下能寒奸胆”;意谓他的政绩永垂不朽,让后世奸佞之人都感到心寒。“作宰犹是,仗节亦犹是”,意思是说他做官时还是那么清廉,持节时也是那么刚正。这里既赞扬了他在任期间的政绩,又表达了对他为官清廉的赞赏。“左簿书右姜豉”,描绘了他办公时的情景,姜豉是他的日常食品,形象地写出了他在任期间的勤奋与廉洁。尾联“廿年前早具初心”,则是指他早年就怀有济世之心。这一句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对后面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