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繁花万绿稠。
珠帘几幅下银钩。
难得彩笔写春愁。
万事都从消后长,何人肯向死前休。
只宜杖挂百钱游。

【注释】

《浣溪沙》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沙令》。词调有单调、双调两体。本词为单调。上片“落尽繁花万绿稠”,写春色渐逝的景色,下片“万事都从消后长,何人肯向死前休”,写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人的离愁别恨。上片写春日闺中之景,下片抒离情别意。全词以乐景衬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首句“落尽繁花万绿稠”,写春天已过,百花凋零,绿叶丛生。“落尽”与“繁”呼应,突出了“花落”的主题,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万绿”与“繁”相对,突出了“花落”的主题,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结束。“稠”字写出了绿叶的密集程度,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气息逐渐消散的情景。

第二句“珠帘几幅下银钩”,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珠帘轻摇,银钩下垂,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和拟人手法,将珠帘、银钩、垂柳等景物赋予了生命力,使得整幅画卷更加生动活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景,更暗含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三句“难得彩笔写春愁”,点明了主题——春愁。“彩笔”指代了文人墨客,他们善于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如今,春光已逝,美景不再,他们只能借酒浇愁,以抒发内心的悲凉之情。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暗示了他对当前现实的不满。

第四句“万事都从消后长,何人肯向死前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这里的“消”指的是消逝、消亡。“何人肯向死前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生死离别的无奈。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

最后一句“只宜杖挂百钱游”,则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的体现。他不愿意像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一样,沉溺于世俗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百钱”指的是铜钱,象征着平凡而又朴实的生活。而“只宜杖挂百钱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愁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指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