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年赴蟠桃会,此老行为太狡狯。
偷桃作贼走尘凡,不是神仙是无赖。
世间如是此等人,拘送警部除民害。
诗句
九千年赴蟠桃会,此老行为太狡狯。偷桃作贼走尘凡,不是神仙是无赖。世间如是此等人,拘送警部除民害。
译文
九千年前去参加蟠桃盛会,这个老头行为太过狡猾。偷桃子变成小偷走遍尘世,他并不是神仙而是恶棍。世间像这样的坏人们,被关进警察局为民除害。
注释
- 九千年赴蟠桃会:这指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会”。传说中,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宴会,邀请各路仙人共享仙桃。这里的“九千年”可能是指时间之长,或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达对此事的极大重视或期待。
- 此老行为太狡狯:狡狯,即狡猾。这句话批评的是那个老头的行为过于狡诈,不守规矩。
- 偷桃作贼走尘凡:偷桃子变成了小偷,走遍尘世。这句描绘了这个人的行径,将偷桃比作偷窃,表明其行为恶劣。
- 不是神仙是无赖:这里把这个人与神仙做了对比,说他不是神仙,而是一个无赖。这是在用贬义的词语来形容他的品行。
- 世间如是此等人,拘送警部除民害:如果世间有这样的败类,就应该被拘禁并交给警察部门处理,以保护民众的利益不受损害。这句话表达了正义和法律对不良行为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种超脱的时间感来描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担忧。通过使用历史典故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方式,诗人不仅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提出了对当下问题的思考。诗中的批评和警告,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和现实问题的关联,诗人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对法治社会的期待。这种结合传统与现实的写作手法,既显示了诗歌的传统韵味,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时代脉搏的敏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