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沧溟忆故山,十年前事已云烟。
同群琐尾流离出,公等俱泰我依然。
自贬南交为末吏,不栖恶木饮盗泉。
一家飘泊梗犹泛,孤舟断缆浮长川。
黄沙卷地迫我后,白浪滔天冲我前。
挂冠便欲作渔父,何处桃源别有天?
邱君仓海高尚士,卓荦为杰纡徐妍。
卜筑梅州幽绝处,买山更买数顷田。
自成村落名「澹定」,结庐经始丙申年。
玉华、金简相罗列,石虹、水月自娟娟。
君不见先生「黄庭」手一卷,心自太平隐几眠。
五羊石上重相见,我疑陆地有神仙。
披图读诗自叹息,肮脏尚与山无缘。
亦有故人招隐处,不堪展读归来篇!
这首诗是宣统元年诗人对友人的寄题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祝愿。
诗句解析:
“东望沧溟忆故山,十年前事已云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东望沧溟”意味着诗人面向东方,望向无边无际的大海;”忆故山”则是回忆起故乡的美好景致;”十年前事已云烟”则暗示了过去的事情如云烟般消散,不再存在。
“同群琐尾流离出,公等俱泰我依然。”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分别后的生活状态。”同群琐尾流离出”指的是诗人与其他朋友分别后独自离开;”公等俱泰我依然”则表示尽管其他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诗人自己依然孤独地生活着。
“自贬南交为末吏,不栖恶木饮盗泉。”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决心。”自贬南交”意味着诗人曾经被迫离开家乡到南方任职;”为末吏”表示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较低;”不栖恶木饮盗泉”则是说诗人不愿意像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一样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而是选择隐居生活。
“一家飘泊梗犹泛,孤舟断缆浮长川。”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一家人的漂泊生活。”飘泊梗犹泛”意味着诗人的家人如同漂浮的草梗般四处漂泊;”孤舟断缆浮长川”则表示诗人的家人乘坐着破旧的小舟在宽阔的江河上漂流。
“黄沙卷地迫我后,白浪滔天冲我前。” -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黄沙卷地”表示沙漠被黄沙覆盖,仿佛大地都在逼迫着诗人前进;”白浪滔天”则表示汹涌的海浪冲击着诗人的前方。
“挂冠便欲作渔父,何处桃源别有天?”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愿望。”挂冠”是指辞去官职,”作渔父”则是表示诗人想成为一名渔民;”桃花源别有天”则是指传说中的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诗人渴望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
“邱君仓海高尚士,卓荦为杰纡徐妍。” - 这句诗赞扬了诗人的朋友邱君的高尚品质。”高尚士”表示邱君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卓荦为杰纡徐妍”则是形容邱君才华横溢而又温文尔雅。
“卜筑梅州幽绝处,买山更买数顷田。”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选址建房的情景。”卜筑”是指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房屋;”梅州幽绝处”表示这个地方非常隐蔽且优美;”买山更买数顷田”则表示除了房子之外,诗人还购买了周围的几块田地。
“自成村落名「澹定」,结庐经始丙申年。”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地方建立自己的村落并开始定居生活。”自成村落名「澹定」”指诗人在当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村落并给它取名为澹定村;”结庐经始丙申年”则表示诗人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度过了丙申年。
“玉华、金简相罗列,石虹、水月自娟娟。” - 这句诗描绘了村庄的美丽景色。”玉华、金简相罗列”形容了村庄周围环境的美丽;”石虹、水月自娟娟”则描绘了村庄附近的自然景观如石虹和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月亮等。
“君不见先生「黄庭」手一卷,心自太平隐几眠。”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君不见先生「黄庭」手一卷”指的是诗人看到朋友随身携带着《黄庭经》这本书;”心自太平隐几眠”则表示诗人相信朋友的内心已经平静下来并安心地睡觉了。
“五羊石上重相见,我疑陆地有神仙。” - 这句诗描述了两人再次相遇的场景和感慨。”五羊石上重相见”指的是两人在五羊石上再次相遇;”我疑陆地有神仙”则表示诗人认为这次重逢仿佛是在仙境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寄题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祝愿。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述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