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指南兰陵,血战降强虏。
生聚悲十年,宫室尽禾黍。
白骨何累累,隐约随篙橹。
当春长荻芦,白日泣风雨。
世无滴血儿,何时安抔土。
【注释】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这首诗作于1865年。越河口:指福建的闽江入海口处的福州城下。江南界:指福建、浙江两省的界河——钱塘江。随书所见 其二:指随从父亲李秀成所写的书籍《李文忠公遗集》。南兰陵:指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血战降强虏:指郑成功在台湾抗击荷兰侵略者的斗争。生聚:聚众而居,招兵买马,积蓄力量。悲十年:形容经过艰苦斗争后,元气大伤,百姓流离失所。宫室:房屋;禾黍:泛指庄稼。白骨:指阵亡士兵的尸骨。何累累:多么凄凉悲惨。隐约:依稀可辨。随:随着水流漂流。篙橹:船桨和船。当春长荻芦:正值春天,荻芦生长茂盛。长,长满。白日:白天。泣风雨:哭泣着迎接风雨。滴血儿:指为国捐躯的士兵。安抔土:保住一方土地。
【赏析】这是作者随同父亲李秀成在闽浙一带作战时的诗句。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的愤慨心情,对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赞扬,以及对战争何时才能结束的忧虑。诗风悲壮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