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齐寂寞,霏露湿阑干。
当空悬皓魄,俯仰心自宽。
老母怜小儿,为倚门闾看。
相看复相思,天涯游子寒。
前年度江北,长歌行路难。
去年分淮水,来照白头单。
安能离别者,如此月团栾。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之夜,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中的月亮,有感而作。全诗如下:
万籁齐寂寞,霏露湿阑干。
当空悬皓魄,俯仰心自宽。
老母怜小儿,为倚门闾看。
相看复相思,天涯游子寒。
前年度江北,长歌行路难。
去年分淮水,来照白头单。
安能离别者,如此月团栾。
注释:
- 万籁齐寂:所有的声响都消失了,形容寂静无声。
- 霏露湿阑干:雨露打湿了栏杆。
- 当空悬皓魄:明亮的月光在空中悬挂着。
- 俯仰心自宽:低头和抬头时心情都会变得轻松。
- 老母怜小儿:年迈的母亲疼爱小孩。
- 倚门闾看:靠在门旁观看。
- 相看复相思:看着对方又想着对方。
- 天涯游子寒:在远方的游子感到寒冷。
- 前年度江北,长歌行路难:上一年在江北地区,经常唱歌行走困难。
- 分淮水:指分开在淮河两岸。
- 来照白头单:明月照亮了白发的人。
- 安能离别者:怎么能离别呢?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自欣赏中秋月景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母亲及亲人的深深眷恋。首句“万籁齐寂寞”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万物都静默无声,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氛围。接着,“霏露湿阑干”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滋润了栏杆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气息。
第二句“当空悬皓魄”,诗人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感受到了它的美丽。这句不仅描述了月亮的出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释然。
第三句“俯仰心自宽”,诗人在欣赏月亮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内心感到宽慰。这两句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写了诗人与母亲、亲人的思念之情。“老母怜小儿,为倚门闾看”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她担心儿子在外面受到伤害,所以总是站在门口看着他。“相看复相思,天涯游子寒”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感,他们相互望着对方,心中充满了思念,而自己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感到特别的寒冷和孤独。
最后四句回忆了过去一年的经历,“前年度江北,长歌行路难”,诗人回忆起去年在江北地区的艰难旅程和歌声。“去年分淮水,来照白头单”则描绘了他去年离开淮河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白发的年轻人。“安能离别者,如此月团栾”则表达了诗人无法离开家乡的感慨,因为在这样的夜晚,他就像团圆一样被月亮所包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