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峭摩空碧,登临欲振襟。
先天开一线,特地拔千寻。
冷翠逼衣湿,飞泉带雨淋。
仙踪何处觅,洞口白云深。
石门
孤峭摩空碧,登临欲振襟。
先天开一线,特地拔千寻。
冷翠逼衣湿,飞泉带雨淋。
仙踪何处觅,洞口白云深。
注释:
- 孤峭摩空碧:形容山峰孤立高耸,直插云霄,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
- 登临欲振襟:指诗人站在高处,准备振作精神,意气风发地迎接挑战。
- 先天开一线:指山峰从远处开始就如一条线般分叉延伸,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 特地拔千寻:形容山峰的气势雄伟,仿佛拔地而起,有上千米之高。
- 冷翠逼衣湿:形容山中的翠绿色调清新宜人,让人感觉仿佛被山中的绿意所包围。
- 飞泉带雨淋:指山间流淌的瀑布水声如雷鸣般震撼人心,同时也伴随着雨水的洗涤。
- 仙踪何处觅:形容在山中寻找仙人踪迹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神秘,仿佛在探寻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洞口白云深:指山洞口云雾缭绕,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石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孤峭摩空碧”开篇,形象地勾勒出石门的巍峨与壮丽;接着“登临欲振襟”,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石门、体验其中境界的决心和豪情。
诗句“先天开一线,特地拔千寻”,运用了夸张手法,将石门的形态和气势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从天而降的力量。“冷翠逼衣湿,飞泉带雨淋”,进一步描绘了石门周围的自然环境,既有山野之静谧也有大自然之生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的两句“仙踪何处觅,洞口白云深”,则转入了诗意的升华。在这里,诗人用“仙踪”一词,暗指那些隐藏在石门深处的神秘与传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寻。“洞口白云深”,则是对整个石门景色的点睛之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也更富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