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容侮之招,丽服盗斯启。
荣瘁无定在,倚伏固其理。
良梓笑丛棘,櫹櫹不足齿。
托根向穷崖,自谓得所止。
日月留其晖,风雨被其体。
八音发和鸣,五色绚文采。
抱日而浮光,匠石见之喜。
棘乃振条吟,君言亦过矣。
泰运苟未开,栋梁安足恃。
剪之为黄肠,腐肉同一委。
一入冥冥乡,太阳不照尔。
吾长不盈尺,大亦不逾指。
天不畀以材,扶疏而魁瘣。
樵夫掉头趋,飞鸟侧翅徙。
既无子之忧,不羡子之美。
所得亦已多,何遽效尔梓。
【注释】
- 冶容(yě):美丽的面容。侮:欺侮,侮辱。2. 丽服:华美的服饰。盗斯启(qǐ):开启。3. 荣瘁(cuì lǜi):荣枯,指草木的荣衰。4. 良梓(zhǐ):优良的树木。5. 櫹櫹(sù):茂盛的样子。不足齿:不值得一说。6. 托根:植根。向:趋向。7. 自谓得所止:自以为找到了安身之处。8. 日月:太阳和月亮。9. 八音:指乐器。五色:指各种颜色。绚文采:五彩斑斓。10. 抱日:指树冠。浮光:浮在光上。匠石:木工石匠。见之喜:看到这棵树高兴。11. 棘乃振条:荆棘枝条振动。吟:摇动。12. 泰运:太平盛世。苟未开:倘若还没有出现。13. 栋梁:古代建筑中支撑屋顶的大木。14. 剪之为黄肠:把树干剖开制成黄色的木材。15. 腐肉同一委:腐烂的尸体堆在一起。16. 冥冥乡:昏暗幽暗的地方。太阳不照:没有阳光照射。17. 吾长不盈尺:我长不过一尺。18. 天不畀(bì)以材:上天不给材料(指生来无才的人)。畀:给与,授给。19. 扶疏:挺拔茂盛的样子。魁瘣(wěi):高高耸立。20. 樵夫掉头趋:樵夫回头逃走。21. 飞鸟侧翅徙:鸟儿也飞走。22. 子之美:你的美好。23. 所得亦已多:已经得到了很多了。何遽效尔梓:为什么就效仿你的树呢?
【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李舒园读了郁离子的十二首诗后,写了这首诗来作答。诗人通过描写一棵大树,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冶容侮之招,丽服盗斯起。”这两句是说,这棵大树虽然长得很漂亮,但却受到了人们的侮辱和欺负。因为有人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鞋,所以它的美丽被破坏了。这两句是比喻,把人的丑陋比作了这棵大树的美貌被破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人们轻薄行为的不满和反感。
“荣瘁无定在,倚伏固其理。”“荣瘁”是说这棵树生长时有盛有衰,有兴有废。“倚伏”是指它的命运起伏不定,有时兴旺,有时衰落。诗人通过对这棵树的描述,比喻了自己的一生,命运多变,时而兴盛,时而衰败。他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无法施展,就像这棵大树一样,受到人们的欺辱和欺负。
“良梓笑丛棘,櫹櫹不足齿。”良梓是指好的树木,丛棘是说荆棘丛生。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受到欺辱,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被世俗所左右。他嘲笑那些只会嘲笑别人的人才,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托根向穷崖,自谓得所止。”“托根”是说把这棵大树扎根到深深的山崖上。“穷崖”是说山崖很深,无法到达。诗人把自己比作这棵大树,把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寄托在深山之中,认为找到了可以安身的地方。但他又担心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因此又觉得这样的归宿并不理想。
“日月留其晖,风雨被其体。”这两句是说,太阳和月亮照耀着这棵大树,风雨滋润着它的身体。诗人通过这两组意象,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受了欺辱和欺负,但仍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现的机会,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价值。
“八音发和鸣,五色绚文采。”诗人用音乐来比喻社会的各种声音,用色彩来比喻社会的多样性。他认为社会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抱日而浮光,匠石见之喜。”这句诗的意思是抱着太阳漂浮在空中,木匠看了非常高兴。诗人通过这组意象,表达了自己虽然受到挫折,但是仍然充满希望,相信自己能够像木匠一样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棘乃振条吟,君言亦过矣。”这句诗的意思是荆棘的树枝振动起来,好像在唱歌一样。诗人用这组意象来表达自己受到打击时的无奈和痛苦。他认为这种言论是不切实际的,不应该被当作一种借口来为自己辩护。
“泰运苟未开,栋梁安足恃。”这句诗意思是如果太平盛世还没有到来的话,那么只有这些栋梁是不够的。(如果)如果太平盛世还没有来临的话,那么这些栋梁又有什么可依靠的呢?诗人用这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担忧,他认为只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抱负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