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郭门外,阜垤集鹳鸟。
朝来讶骤迁,巢于墓门表。
鸟乃识天雨,见机亦云早。
谁知水患兴,墓门且为沼。
徘徊发长唳,翘翘巢难保。
悲哉非不智,择地何草草。
不见高飞鸿,厉翮摩苍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赏析诗歌时,应先读懂原句,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首联“武城郭门外,阜垤集鹳鸟”,写鹳鸟在城门外的土堆上筑巢。“阜”指高突的土包,“垤”是小土堆,“鹳”即白鹳,是猛禽一类。鹳鸟善于筑巢。这句的意思是说鹳鸟把窝筑在城门外的高地上。

颔联“朝来讶骤迁,巢于墓门表”,写天将下雨,鹳鸟突然迁移,在墓地的石碑上筑巢。“骤迁”意为突然改变,“墓门表”意为墓地的石碑上。这句的意思是说早上起来,人们惊讶地发现鹳鸟突然改变了栖息的地方,在墓地的石碑上筑了巢。

颈联“鸟乃识天雨,见机亦云早”,“鸟乃识天雨”意谓鹳鸟已经能预知天气将要下雨,“见机”就是看形势,“云早”就是很早就。这句的意思是说鹳鸟已经能预知天气将要下雨,看到形势变化得也很快。

尾联“谁知水患兴,墓门且为沼”,“谁知”就是想不到。“沼”是指池塘、水池,“水患兴”即水灾发生。“墓门且为沼”即墓地的门被水淹没。这句的意思是说没有想到水灾会兴起,墓地的门竟然被水淹没。

全诗以鹳鸟迁徙和筑巢的过程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事物变迁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鹳鸟等飞禽,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

城外武城城门外,高高的土堆上筑起一个窝。

早晨起来人们都惊讶,原来窝就筑在墓地上。

鸟已经能预知天气要下雨,知道形势变化得很快。

没想到水患发生了,墓地的门被水淹没。

徘徊着发出长唳声,翘翘的鸟窠保不住了。

悲哀啊,这不是不智之举吗?为何选择的地方草率呢?

没有看见那高飞的大雁,它们厉翮摩苍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