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将此楼一拳打破,再破再修,今而后长吹玉笛;
我曾在上头大胆留题,属题属咏,前几番已落梅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去理解。同时,还应注意诗歌中的一些重要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础,是诗歌内容的重要部分。

“谁又将此楼一拳打破”的意思是:是谁将黄鹤楼一拳打碎,再破再修,今而后长吹玉笛。“谁又”,疑问词,表示反诘的语气。“黄鹤楼”,即武昌的古黄鹤楼,因唐代崔颢《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千古。“一拳打碎”是说黄鹤楼被毁后重建,反复修建,现在它又开始重新矗立在江边了。这里的“一拳”是指崔颢的《黄鹤楼》,“打碎”是指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再破再修,今而后长吹玉笛”,意思是说黄鹤楼经历了毁坏—重建—再毁坏—再重建的循环过程,现在已经开始重新矗立在江边了。这里的“长吹玉笛”指的是崔颢的《黄鹤楼》。“我曾在上头大胆留题”的意思是:我曾经在上面留下过大胆的诗句。“留题”,指题写诗作或题写诗文;“属题”意为“题写”;“咏”指歌咏、吟诵、歌颂。“前几番已落梅花”的意思是:前几次已经落下了梅花,这里的“落”字用得十分生动形象。“梅花”,此处指黄鹤楼上的梅花树。“梅”在这里是借代的意思,暗含了作者对黄鹤楼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

谁又将此楼一拳打碎,再破再修,今而后长吹玉笛;

我曾在上头大胆留题,属题属咏,前几番已落梅花。

赏析:“题黄鹤楼”是崔颢的一首七绝。这首诗通过叙述黄鹤楼屡遭破坏,终又重建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黄鹤楼以及自己曾经游历过的江南一带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明快流畅,富有音乐感,读起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明快流畅,富有音乐感,读起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