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薄。
前村约。
春在阑干角。
何处笛声和梦觉。
峭寒珠错落。

【注释】

①红云薄:形容梅花的色泽。

②前村约:即“前村约梅”。《世说新语·品藻》:“谢安年少时,安仁在东山,夜共宿。谢读书有遗音处,清尘不起。”后以“东山”指代谢安。

③阑干:栏杆。

④和梦觉:同上句中的“春在”一样,都是表示对春天的回忆。

⑤峭寒:形容天气十分寒冷。珠:指珍珠,这里指梅花。错落:参差不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写得有情感、有思想、有性格,仿佛是位美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词语言凝炼,形象鲜明,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上片“自度曲·题红梅”是写景,描写了作者看到眼前红梅时的所见之景:“红云薄”、“春在阑干角”、“何处笛声和梦觉”三句分别描写了“红云薄”(梅花的颜色淡红而明丽)、“春在阑干角”(春天在高处的栏杆上出现)以及“何处笛声和梦觉”(春天在梦中醒来时所听到的笛声)。

下片“自度曲·题红梅”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峭寒珠错落”三句分别写出了“峭寒”、“珠”和“错落”三个特点来表现梅花的美。其中“峭寒”一词表现出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孤傲,而“珠”字则写出了梅花晶莹剔透的外表,最后用“错落”二字来形容梅花的形态各异、参差不齐,从而生动地描绘出了梅花的风姿。

这首词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词人也借梅花这一形象来寄托了自己坚韧不屈、高洁傲岸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鲜明生动,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蕴。它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还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