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根聊托。
怅溹洄别浦,寸心绵邈。
试睡起、慵展晶奁,但颦惹月寒,梦移春薄。
画桨来迟,正孤守、一窗幽索。
定冰姿恨隔,不共丽人,细评花药。
湘皋近来自若。
想轻裳暗掣,香送天角。
甚乱云、渐阻相思,忍付与瑶环,怨情闲却。
净洗铅痕,稳伴取、烟条珠萼。
怕荒汀、夜风似剪,点波泪落。
【注释】
素:洁白。聊:姑且。
溹(hán)洄:水流回旋。别浦:离别的水边。寸心:一寸之心,比喻心意。绵邈(miǎo):遥远而长久。晶奁(lián):明亮的镜子,这里指梳妆台。
画桨:画船。清真韵:指周邦彦的《清真集》。
定冰姿:形容女子的容颜像冰一样洁白,定:静止不动。恨隔:相思之苦无法消除。丽人,指美丽的女子。细评花药:指仔细地品鉴花中之香。
湘皋:即湘江水曲的地方,在湖南。自若:自然从容。
轻裳暗掣:轻纱下摆轻轻牵动,暗掣:暗地里牵引,这里指被风吹动。香送天角:香飘向天边,形容香气很浓。
瑶环、怨情闲却:指玉制的环佩和怨恨之情。闲却:消散、解除。
净洗铅痕:用水洗去铅粉的斑点。烟条珠萼:指烟柳如丝条,珍珠般的花萼。
怕荒汀:恐怕荒凉的沙洲上。夜风似剪:夜风吹得如同剪刀般锋利。点波泪落:滴入水中,形成泪痕。
【译文】
我为公湛作画的水仙并题写,用的是清真韵。
洁白的根蒂姑且托付给你,
怅然失意地徘徊在别离的水边,心中的情怀绵延无尽。
醒来后慵懒地打开明镜,只是眉头微皱触动了月色寒凉,梦魂飘移又回到了春天。
画船上来迟慢,正孤独守候着幽静的庭院。
想要定格她的冰肌玉骨与你的容颜,不共她一起品鉴花卉中的清香。
湘江边上你自然从容自在地出现,
想是你轻纱下摆暗暗牵动,香飘向天边。
为何乱云渐起阻隔了我对你的思念?
只能把满腔的相思寄托给那玉饰的环佩,将怨恨之情抛却。
我用清水洗净了铅粉的斑点,
稳稳伴你,和你赏看那烟柳如丝条,珍珠般的花萼。
恐怕荒凉的沙洲上夜风如刀割一般,
滴入水中,留下波纹,泪水也随着落下。
【赏析】
《解连环·为公湛画水仙》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所写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上阕写画水仙的情景,下阕写水仙形象及内心情感。词中以“解连环”三字为线索,由实至虚,层层推进;先写水仙的外貌、姿态、颜色、芳香等外在美,后写其内在之美,最后写自己对水仙的深情厚意。全词融景入情,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堪称咏物佳作。
上片首句“素根聊托”,言水仙的花根白如雪,可以托付,故有“聊托”之意。“怅溹洄别浦”,言水仙生长于离水较远的河岸边,因思及水仙的生境而惆怅不已,于是便“试睡起、慵展晶奁”。这两句写水仙的生长环境以及作者因怀念而难以成眠的情况。“但颦惹月寒,梦移春薄。”写因为水仙的缘故,作者连带地想起了自己的心事,因而眉头紧锁、神情愁苦。“画桨来迟,正孤守、一窗幽索。”“画桨”,指画船上的船桨,借指水仙的茎叶。“孤守”,指独自守候着。“幽索”,指幽深寂静之地,这里指水仙所处之地。这三句写水仙茎叶长而纤细,因无人欣赏而不能自由生长;同时写水仙茎叶虽长但因无人欣赏而不能自由生长,因此只好孤独地守护着一片幽深寂静之地。“定冰姿恨隔,不共丽人,细评花药。”“定冰姿”,指水仙的花瓣洁白如冰。“恨隔”,指因相思之苦而难以相见。“不共”,不和、不让。“细评花药”,指仔细地品味着水中之香。这三句写水仙的冰洁之姿令人怜爱却又因为无法与美人相见而不能相赠,因此只好独自品味水中之香。
下片“湘皋近来自若”,言湘水之畔,水仙自然从容自在地出现在眼前。“想轻裳暗掣”,想象水仙轻纱下摆轻轻牵引着我的思绪。“甚乱云、渐阻相思”,言乱云渐渐阻隔了我对你的相思之情。“忍付与瑶环,怨情闲却”,言我不忍把对你的相思之情寄托于玉环之上,只得暂且把它放下。“净洗铅痕,稳伴取、烟条珠萼。”写我用清水洗净了铅粉的斑点,与你相伴。“怕荒汀、夜风似剪”,害怕荒凉的沙滩上的夜风吹得如同剪刀般锋利,将你吹走。“点波泪落”,点出波纹仿佛是泪滴。这三句写我担心水仙会随着夜风而被吹走,所以用清水洗净铅粉的斑点来陪伴它,同时又怕它被夜风吹走,因此担心波纹如同泪水一样滴落。
整首词以“解连环”作结,言水仙的冰洁之姿令人怜爱却又因为无法与美人相见而不能相赠,因此只好独自品味水中之香。词中以实写虚,虚实相生,通过描绘水仙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全词融景入情,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