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偏长,与乾嘉诸老相抗;
死得其所,挟鲍屈孤愤同归。
【解析】
“挽王国维联”即《挽王静安先生》,作者为吴湖帆,此诗是诗人对王国维的追悼之作。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瑞安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于1925年在清华研究院毕业后,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1927年4月,在颐和园投昆明湖水自杀,终年56岁。吴湖帆曾撰文称赞王国维的学问与人格,认为他的一生是为学术而牺牲的一生,也是为文化而献身的一生。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国维的崇敬之情。
第一句中的“偏长”,意谓其学问有所特长,有独到之处。第二句中的“相抗”,则表明他敢于同其他学者争高下、论长短。第三句中的“所”指代的是前两句所说的“学有偏长”、“相抗”,意为死得其所,即死后能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第四句中的“同归”则指代“挟鲍屈孤愤同归”,即带着像苏轼、屈原那样的孤愤而死。
【答案】
(1)
①学有偏长(学有特长) ②学有偏长(学有特长) ③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即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 ④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即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
⑤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即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 ⑥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即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
赏析:
此诗首句写王国维学识上的成就;次句写王国维与乾嘉诸老不相上下,敢于同他们争高下;后二句写王国维死得其所,以平生的学问和人格得到世人的称颂。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国维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