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雨扫回一千里,猛接啼莺万山起。
鬓外犹分草木凉,坞边已散岚霞绮。
自从苦霖滞晨夕,有足不到苍崖趾。
翻风飞云同眼前,独抱天光破荒诡。
长林酣尽笙竽声,篮舆来看山中晴。
层霄青空纤雾了,峰峰叶叶如新生。
游蜂舞蝶暖相见,电竿湿翠明如线。
石气能侵大九州,翻从斜日思乡县。
漱玉溪音趋栗里,陇陌初苗秀无似。
南岭应留高士云,东篱剩诵徵君诔。
我亦平生怜酒熟,道路芳菲散人目。
好与携持千载心,天地清辉接奇服。
世间何处置温泉,回头能说此山川。
异时卜筑缘邻曲,往为躬耕下噀田。

【注释】

1.陶靖节,即陶渊明。

2.霁:雨止。

3.通远驿:地名,在今江西吉安附近。

4.万山起:山势如万马奔腾。

5.苦霖:久雨。

6.苍崖趾:指岩石的尖端。

7.翻风飞云: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翻腾变幻。

8.天光破荒诡:指阳光冲破乌云,照亮了荒凉的大地。

9.长林酣尽笙竽声:指山林中鸟儿鸣叫的声音。

10.峰峰叶叶:指山峦和树叶。

11.蜂舞蝶暖相见:指春天到来,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

12.电竿湿翠明如线:形容春雨过后,竹子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细线一样垂挂。

13.石气能侵大九州:指山间的石头气息弥漫到整个大地上。

14.从斜日思乡县:指夕阳西下时,思念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15.漱玉溪音趋栗里:指清澈的溪水发出的声音如同琴音。

16.陇陌初苗秀无似:形容春耕时节,田野里的禾苗长得郁郁葱葱。

17.高士:指隐居的高士。

18.征君诔:指为征君写的祭文或墓志铭。

19.清辉接奇服:指月光下的景色美丽动人。

20.异时卜筑缘邻曲:指将来要建一座房子,与邻居和睦相处。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江西吉安附近的一个驿站(通远驿)作的一首咏怀诗。通远驿地处偏僻,环境幽雅,作者在此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篇,写于元丰四年(1081)二月,当时诗人正在江西任职,途经此地。

此诗前八句描写了通远驿一带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首联“残雨扫回一千里”,写出了雨过天晴后,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湛蓝,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颔联“猛接啼莺万山起”,描绘出一幅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景象;颈联“鬓外犹分草木凉”,则写出了山中树木丛生的清凉之感;尾联“翻风飞云同眼前,独抱天光破荒诡”则进一步烘托出了山中的雄浑壮丽。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

后六句则是诗人在通远驿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自苦霖滞晨夕,有足不到苍崖趾”,既表现了山中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诗人仕途坎坷、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颔联“翻风飞云同眼前,独抱天光破荒诡”,则是诗人对山中云雾缭绕、阳光普照的奇特景观的赞美;颈联“长林酣尽笙竽声,篮舆来看山中晴”则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山中景象;尾联“石气能侵大九州,翻从斜日思乡县”,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漱玉溪音趋栗里,陇陌初苗秀无似”,则是诗人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喜悦心情的表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优美而生动,堪称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