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扶扶天入风,细株亦作烂漫红。
八方万里动春色,道旁孤剑谁与同。
蓬庐小妇色灰土,絺衣瑟缩不掩乳。
持数青钱为缝取,吞声向壁泪如雨。

【注释】

建昌道杂诗四首:这是作者在任建昌县(今江西南康县)令时所写的一组诗。高花:高大的花木。扶扶天入风:形容花朵繁盛,像天一样高。细株:小株。亦作烂漫红:也变成绚烂的红色。八方万里动春色:四面八方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道旁:路旁。谁与同:与谁共同。蓬庐:草屋。小妇:贫家的少妇。絺衣:细葛做的布衣。瑟缩:因寒冷而发抖。数(shuò)青钱:用青布裹钱。缝取:用线缝好。吞声:含着眼泪不出声。向壁:面对着墙壁。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昌县令期间,是组诗的第一首。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建昌县春天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一、二句写景。“高花”三句写花儿开放得茂盛,小树也变得绚丽多彩。“八方”,泛指各地;“万里”,言其范围之广。这两句写出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活力。“道旁”,指道路两旁。“孤剑”,指诗人自己,暗示自己的官位微薄,地位低微,与周围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三、四句抒情。“蓬庐”两句写贫苦的百姓们穿着简陋,忍受着寒冷,却依然勤劳地生活着。这里的“小妇”指的是妇女,“絺衣”是细葛布做的布衣,“瑟缩”则是由于寒冷而发抖。诗人通过描写这些贫苦百姓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爱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的情感。“持数青钱”三句写诗人用青布裹钱,为妻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与妻子的生活相对接,展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最后几句写诗人内心的感慨。“吞声”三句写诗人面对墙壁,默默流泪的场景。这里的“吞声”是指抑制哭声,不让外人听到;“向壁”则是对着墙壁哭泣,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建昌县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文情怀。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高花”、“细株”、“八方万里”、“道旁”、“孤剑”等,也富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值得细细品味和玩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