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照渡头,一片柳条色。
澹荡伴行人,将携忘主客。
飙轮呼吸踔千里,电掣河山风掠耳。
暮辞汉树月明中,朝看庐阜云端里。
浔阳城郭参差是,万叠岩峦相向起。
披衣四顾天地寒,似有愁心满江水。
故人循良今第一,领郡武昌声籍籍。
腹中韬钤未概施,境外讴歌已无匹。
政成七载谒天子,映照九衢佩金紫。
平明便殿立召人,前席垂询在尺咫。
是时寰宇初和戎,东南又火袄神宫。
群黎那谶怀柔意,健吏稍翘搏击功。
君念折冲关治忽,惨澹经营抒胸臆。
对罢屡颔圣人颐,似许小臣能戆直。
归来须臾明诏下,移巡岭峤施行马。
回睇觚棱梦欲飞,重辞蔀屋泪如写。
走也交君拟昆弟,置酒谬论天下事。
击楫畴为士稚才,领缨空负终童志。
坐对中流回素襟,长波卷雪连春阴。
沾来鹦鹉洲边雨,听罢琵琶亭畔砧。

《浔阳江上别李二兵备之官高州余亦自兹寻庐山因为长歌》是现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白日照渡头,一片柳条色:太阳照耀在渡口,一片柳条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这里的“白日”象征着光明和温暖,而“柳条”则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澹荡伴行人,将携忘主客:澹荡的水波伴随着行人,让人忘却了自己是主人还是客人。这里的“澹荡”描绘了江水平静、宽广的景象,而“伴行”则表达了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3. 飙轮呼吸踔千里,电掣河山风掠耳:飙轮疾走如同呼吸一般迅疾,跨越千里;电掣般速度掠过河山,声音如同风一般呼啸。这里的“飙轮”、“飙”和“电掣”都是形容速度很快,“踔千里”和“风掠耳”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河湖海的壮观景象。

  4. 暮辞汉树月明中,朝看庐阜云端里:黄昏时分告别汉树(指庐山),月光明亮;清晨则观赏庐阜(指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汉树”和“庐阜”都是庐山的别称,通过描述这两个景点的变化,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5. 浔阳城郭参差是,万叠岩峦相向起:浔阳城的城郭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的岩石连绵不绝。这里的“参差”和“相向起”都形容了山峰或建筑的层叠有序和错落有致。

  6. 披衣四顾天地寒,似有愁心满江水:披衣四顾,感到天地寒冷;似乎连江水都充满了忧愁。这里的“披衣四顾”和“愁心满江水”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

  7. 故人循良今第一,领郡武昌声籍籍:故友循良如今无人能及,担任郡守的武昌声名赫赫。这里的“循良”和“声籍籍”都形容了故友的品德高尚和声望显赫。

  8. 腹中韬钤未概施,境外讴歌已无匹:肚子里的谋略尚未全部施展,境外的歌谣已经无人能及。这里的“韬铃”和“讴歌”都指才能或功绩,通过对比两者的发展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9. 政成七载谒天子,映照九衢佩金紫:政绩卓著完成七年后进见天子,身着金紫色官服闪耀于朝廷之上。这里的“政成七载”、“天子”、“九衢”、“金紫”都体现了官场的成功和荣誉。

  10. 平明便殿立召人,前席垂询在尺咫:天刚亮就在便殿召唤臣子入座,皇帝面前垂询国事。这里的“平明便殿”、“召人”、“前席垂询”都描绘了皇帝对臣子的尊重和关心。

  11. 是时寰宇初和戎,东南又火袄神宫:此时天下刚结束战争,东南又有了火袄神宫。这里的“寰宇初和戎”和“火袄神宫”都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

  12. 群黎那谶怀柔意,健吏稍翘搏击功:百姓们渴望和平的意思,那些强健的官吏稍微表现出战斗的能力。这里的“谶”、“怀柔”、“搏击”都涉及政治斗争和个人能力。

  13. 君念折冲关治忽,惨澹经营抒胸臆:您考虑如何治理边疆,深思熟虑地制定计划。这里的“折冲”、“经营”都表示精心筹划和努力工作。

  14. 对罢屡颔圣人颐,似许小臣能戆直:对策完毕多次颔首同意皇帝的看法,仿佛允许我这样的小臣直言敢谏。这里的“颔”、“颐”表示赞同和认可,而“戆直”则是直言不讳的品质。

  15. 归来须臾明诏下,移巡岭峤施行马:回到朝廷后片刻之间明诏下达,开始巡视岭南实施新的政策。这里的“须臾”、“明诏”、“岭峤”都暗示了朝廷的命令和行动。

  16. 回睇觚棱梦欲飞,重辞蔀屋泪如写:回望宫殿的高高屋檐,梦想着飞翔;重新诉说着百姓的苦难,泪水如流淌的溪水。这里的“回睇”、“觚棱”和“梦欲飞”、“重辞”都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陈三立的《浔阳江上别李二兵备之官高州余亦自兹寻庐山因为长歌》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家国、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