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衙挝尽冬冬鼓,独向城头看飞雨。
自昔楼台拔地高,千里春心弄平楚。
南来岳色更苍然,凭阑呼酒对双川。
眼前莫问兴亡事,指顾风光满天地。
误被游人唤作仙,飘飖自具凌云气。
一笑都成湘上山,相逢相避有无间。
回头莫忘沽衣处,太息钟声人未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出京杂咏三首·雨中登城南楼访陈八兆葵不遇》。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午衙挝尽冬冬鼓,独向城头看飞雨。
中午时分敲打冬天般的鼓声,独自站在城头上观赏飘洒的春雨。
注释:午衙,指官府的办公时间,这里指午后上班。挝鼓,敲打鼓。冬冬鼓,形容鼓声沉重、响亮。自昔楼台拔地高,千里春心弄平楚。
自古以来,楼台都耸立在地面上,春天时,我的思绪仿佛也随风飘散,遍布整个中原大地。
注释:自昔,从古至今。拔地高,形容建筑或山峰极高。平楚,比喻宽广平坦的土地。南来岳色更苍然,凭阑呼酒对双川。
南方来的山色更加苍劲有力,我凭栏远眺,举起酒杯与两位友人共饮。
注释:岳色,指的是山色,即山的色彩。更苍然,更加苍劲有力。凭阑,靠在栏杆上。呼酒,举起酒杯。对双川,面对两条江河。眼前莫问兴亡事,指顾风光满天地。
眼前的一切不要询问关于兴盛或衰亡的事情,只须放眼望去,世间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
注释:眼前,眼前的事物或景象。莫问,不要询问。兴亡事,指国家或社会的兴盛与衰败。指顾,随意一望。风光满天地,形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景象。误被游人唤作仙,飘飖自具凌云气。
我竟然被当作仙人而受到游客们的称赞,我自由自在地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注释:误被,错误地被认为。游人,指游客。误唤作仙,错将我当成了仙人。飘飖,自由飘逸的样子。自具凌云气,自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笑都成湘上山,相逢相避有无间。
我们之间的一次笑谈都能成为一座山,我们相遇又分别似乎没有界限。
注释:一笑,此处应为“一谈”,意味着一次对话或交流。湘上山,湘江之滨的山。相逢相避,相见或别离时相互回避。有无间,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仿佛无间可隔。回头莫忘沽衣处,太息钟声人未还。
当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不要忘记那曾经购买衣服的地方,叹息着看着远处的钟声传来,但人还没有回来。
注释:回头,转身回顾。沽衣处,购买衣物的地方。太息,叹息。钟声,古代的一种信号或报警的钟声。人未还,表示钟声响起后有人还未归来。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细腻入微的一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