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翩翻芳桃宅,对酒如闻长太息。
怨汝东西南北人,河鼓高高泪痕白。
李侯文章天下闻,忆我城头初识君。
绣襦珠履动颜色,当时顾盼淩青云。
连翩走马幽燕地,独向金闺摄高第。
拂衣怀宝空归来,闭门欲短英雄气。
沈沈鼓角瀛寰竞,海沸江翻雪山映。
儒生自昔不忧时,箕踞科头纵歌咏。
大地风光飏柳条,思心暮暮复朝朝。
鼓枻不辞江汉远,勒马平看嵩岱高。
佳游回首俄成梦,眼中烟景啼莺弄。
东山丝竹未应闲,南团衣冠又相送。
千里齑粻君好行,献赋长杨谒帝京。
锦衣持节重相见,莫使江湖白发生。
【注释】
春风翩翻芳桃宅,对酒如闻长太息:春风拂动着芳菲的桃园,我对着美酒不禁悲从中来。
怨汝东西南北人,河鼓高高泪痕白:你啊,无论在哪个方位,我都怨恨你。
李侯文章天下闻,忆我城头初识君:李先生的文章闻名于世,还记得当年我在城头首次遇见您。
绣襦珠履动颜色,当时顾盼淩青云:您的服饰华丽、举止优雅,让人为之倾倒。
连翩走马幽燕地,独向金闺摄高第:您骑马驰骋在幽燕之地,独自进入金门高中。
拂衣怀宝空归来,闭门欲短英雄气:我拂袖离去,带着宝物和才华,但最终归家。
沈沈鼓角瀛寰竞,海沸江翻雪山映:远处传来低沉的鼓角声,海面翻滚,山峦倒影。
儒生自昔不忧时,箕踞科头纵歌咏:自古以来的读书人并不忧虑时事,他们箕踞而坐,放声歌唱。
大地风光飏柳条,思心暮暮复朝朝:大地风光如飘带般飘逸,而我思绪也随着时光流转。
鼓枻不辞江汉远,勒马平看嵩岱高:我不吝长途跋涉,只希望看到嵩山和华山。
佳游回首俄成梦,眼中烟景啼莺弄:美好的旅行回忆让我恍若隔世,眼前是烟波浩渺的景色,黄莺在低语。
东山丝竹未应闲,南团衣冠又相送:东山的音乐还未结束,您又要离开。
千里齑粻君好行,献赋长杨谒帝京:您即将踏上千里旅程,为皇上献赋,愿他早日见到圣上。
锦衣持节重相见,莫使江湖白发生:我们再次相见,希望不要让您成为江湖上的一位白发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春日送友人赴京都应试,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歌行体送别诗。
首联写春天来到芳桃园中。“春风”两句点明题意,“风翻芳桃宅”,即春风吹动着芳菲的桃园。“对酒”两句以“长太息”收束,既写出了饯别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
颔联写友人赴试的艰辛与劳顿。这里用典,“河鼓星”为北斗七星之一,又名“牵牛星”,“泪痕白”则暗指牵牛织女之会的悲剧。诗人借“河鼓”、“长太息”来比喻友人此行的艰难困苦,同时寄寓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之意。
颈联写友人在京中的情形。“李侯”一句承上启下。“绣襦珠履”句写其华贵的衣着;“当时”句写其英俊潇洒的形象。“顾盼淩青云”,则表明他在京城中地位崇高,备受瞩目。这两句既是赞美友人,也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钦慕。
过片三联分别描写友人的骑马、登楼以及观景的情景。“连翩走马”,既表现了友人骑马的矫健雄姿,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英武形象的羡慕之情。“独向金闺”,则描绘出了友人独自登上楼台,俯瞰京城的景象。“眼中烟景”,既写出了友人眼中所见之景,又写出了他心中的感慨。“啼莺弄”,则是友人观景所引发的想象与联想,既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写友人即将离京的情景。“东山丝竹”句写友人将要离去。“南团衣冠”句写友人离别时的装束。“千里齑粻”句既写友人即将远行,也表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献赋长杨”,则表示友人将向皇帝献文,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进而得到提拔。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他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顺利赴京,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他也祝愿友人能够身体健康,不要成为江湖中的一位白发老人。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赴京考试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