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心搆虚无,良辰忽在兹。
感彼房中奏,周章诉阿谁。
新声赴遥节,逸响恋沈徽。
悠悠送挑挠,瞹暧伫然疑。
褰裳排云阊,山海忘调饥。
冥鸿有馀迹,旷望独凄悲。
苍梧降瑶佩,缤纷迎二妃。
烦冤古已沦,宛娈今未衰。
玄解一室内,名理遂沈微。
化人邈世宙,空令知者希。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诗题是《闺中听弹琴》,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遐心搆虚无,良辰忽在兹。
  • “遐心”指深远的心灵或思绪,“构”在这里有建造或者构思的意思,“虚无”可能指的是心灵或思绪的空虚、缥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 “良辰”通常指美好的时光,“忽在兹”,意即突然来临或者出现,这里可能是说弹琴的时间正好是美好的时刻。
  1. 感彼房中奏,周章诉阿谁。
  • “感彼”表示受到某种触动,“房中奏”可能是指弹奏的音乐,“周章”可能指反复或者曲折,“诉阿谁”则可能是指倾诉的对象是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音乐与情感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美妙的音乐中找到慰藉的情感体验。
  1. 新声赴遥节,逸响恋沈徽。
  • “新声”指新的音乐风格,“远节”可能指远离尘世的音乐节奏,“逸响”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沈徽”则可能是指音乐中的装饰性细节或者旋律的变化。这两句诗描绘了音乐的新意和美感,以及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1. 悠悠送挑挠,瞹暧伫然疑。
  • “悠悠”可能指悠长、连绵不绝,“送挑挠”可能是形容音乐中的挑拨和波动,“瞹暧”可能是指朦胧或者不确定的感觉,“伫然疑”则是说诗人站在那里感到疑惑不解。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音乐中复杂情绪的理解和内心的一种困惑。
  1. 褰裳排云阊,山海忘调饥。
  • “褰裳”可能是指撩起衣服的动作,“排云阊”形容动作迅速且有力,“山海忘调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境界,好像忘记了世间的一切困苦和饥饿。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音乐中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宁静。
  1. 冥鸿有馀迹,旷望独凄悲。
  • “冥鸿”可能是指高飞的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馀迹”可能是指遗留下来的痕迹,“旷望独凄悲”则是说诗人独自站在高处观望,感到孤独和悲伤。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孤独感。
  1. 苍梧降瑶佩,缤纷迎二妃。
  • “苍梧”可能是指神话中的一个地方,“瑶佩”是指美玉制成的佩饰,“纷纭”形容事物繁杂的样子,“二妃”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娥皇和女英两位女神,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她们的美丽。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 烦冤古已沦,宛娈今未衰。
  • “烦冤”可能是指烦恼和冤屈,“古已沦”表明这些烦恼已经过去或者消失,“宛娈”可能是指温柔或美好的样子,“今未衰”则是说这种美好仍然没有减弱。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
  1. 玄解一室内,名理遂沈微。
  • “玄解”可能指深奥的理解或者领悟,“一室”可能是指一个封闭的空间,“名理”是指名学或名理之学,“遂沈微”则表明这种理解或领悟变得非常微妙和隐秘。这几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音乐中寻求心灵深处的启示和领悟。
  1. 化人邈世宙,空令知者希。
  • “化人”可能是指具有教化能力的人,“邈世宙”表明他们超越了世俗的界限,“空令知者希”则是说虽然他们很有智慧,但是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人却很少。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向往和他们与现实的差距。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音乐感受到了时间的美好、心灵的空虚、情感的寄托以及对未知的恐惧等多重情感的体验。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通过音乐这个载体,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