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在我傍,云涛莽无界。
山中馨草木,灵境淑襟带。
居士眷猿鹤,招邀为此会。
出入混茫间,筇屐皆可绘。
氤氲同一庐,徐抚大块噫。
跂彼石室藏,笙竽蓄元籁。
不接希寥音,焉识天地泰。
金膏日销微,旁窥傲顽怪。
至人绝町畦,九海置菰稗。
更纵汗漫游,二分趾垂外。
【注释】
天风:天空中吹来的风。云涛莽无界:形容山间云雾缭绕,茫茫一片无边无际。
馨:香气四溢。淑襟带:美好的衣襟。指大自然的芳香和美丽。
居士:佛家语,指有修行的人。眷猿鹤:指喜爱猿猴、鹤等动物,常作禅修之伴。
筇屐:筇是竹做的手杖,屐是木制的鞋。
氤氲:形容气氛、气息等浓厚。同一庐:同在一间屋檐下聚会。
徐:慢慢。大块:大地。噫:叹词,表示赞叹。
跂彼:指登上。石室藏:指石壁上的洞穴,可以登高望远。笙竽:指音乐。
元籁:指原始的声音。
金膏日销微:指太阳逐渐西沉,金色的阳光渐渐消失。旁窥:从旁边观看。傲顽怪:指凶猛的野兽或恶劣的事物。
至人:指得道的人。绝町畦:断绝世俗的界限。九海:指大海。置菰稗:指把菰米、稗子之类的粗粮放在一起煮食。
更纵:放纵地游历。汗漫游:指自由自在地游赏。外:指城外。
【译文】
我身傍天风,云涛莽无际;
山林间草木芬芳,灵境如衣襟般美好;
有爱好自然之人,招邀我为此会;
出入于茫茫大地上,筇与屐皆可作画笔;
在一庐中,我慢慢抚触这大块土地的呼吸;
登上石室,听那笙箫元音;
不接世俗之音,怎能知晓天地的和谐?
太阳渐西沉,金色光芒渐渐消逝;
从旁观看顽石与怪兽,见那桀骜不驯之物;
得道的人超脱世俗,像九条大海一样宽广;
更放纵地游历四方,足迹几乎延伸到了城门外。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游览的诗,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山峦起伏,云雾弥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天风在我傍,云涛莽无疆”,描绘了作者登山时的壮美景象,展现了山间的气势磅礴。颔联“山中馨草木,灵境淑襟带”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和灵气的世界之中。
颈联“居士眷猿鹤,招邀为此会”。这里的“居士”指的是得道之人,他们喜欢与猿、鹤等动物为伴,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而“招邀为此会”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这样的朋友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尾联“出入混茫间,筇屐皆可绘”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在这里,作者似乎已经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他的行踪、思想都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美丽。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