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明纵奄竖,毒祸逾汉季。
改圮天维倾,苟延复何冀。
泾阳挺厄运,阐道殉夙志。
学说衍孟轲,小心独树义。
流风荡烈焰,歼党加以罪。
国亡才不亡,重赖扶气类。
遗卷想生平,悠悠千圣寄。
今存人道谁,但解仇制艺。
诗句
1. 前明纵奄竖,毒祸逾汉季。
- 注释: 明朝放纵宦官,其毒害之深超过汉朝末年。
2. 改圮天维倾,苟延复何冀。
- 注释: 推翻天地的支撑者,使国家走向衰败,苟且延续又有什么希冀?
3. 泾阳挺厄运,阐道殉夙志。
- 注释: 泾阳县的李贽(泾阳:此处代指李贽)在逆境中坚定信念,为宣扬自己的学说而献身。
4. 学说衍孟轲,小心独树义。
- 注释: 李贽的学说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谨慎独行,坚持正义。
5. 流风荡烈焰,歼党加以罪。
- 注释: 他的学说如烈火一般,焚烧了那些反对他的势力,最终被定罪。
6. 国亡才不亡,重赖扶气类。
- 注释: 尽管国家灭亡,但像李贽这样的英才并未消亡,他们继续发扬光大正气。
7. 遗卷想生平,悠悠千圣寄。
- 注释: 我怀念着李贽的遗书,就像寄托了千千万万圣贤的期望。
8. 今存人道谁,但解仇制艺。
- 注释: 如今还流传着李贽的人道思想,只是需要有人去解读并实践这些思想。
译文
1. 明朝放纵宦官,其毒害之深超过汉朝末年。
- 李贽生活在明朝,当时宦官权力过大,对国家造成了严重伤害。他对此深感忧虑,希望改革政治体制以消除这种危害。
2. 推翻天地的支撑者,使国家走向衰败,苟且延续又有什么希冀?
- 李贽认为,国家的繁荣与否与天地支撑者的能力和作用密切相关。如果这些支撑者被推翻,国家就会陷入衰败。因此,他主张维护这些支撑者的地位和权威,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 泾阳县的李贽在逆境中坚定信念,为宣扬自己的学说而献身。
- 李贽生活在明朝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宣扬自己的学说,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真理的价值,从而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
4. 李贽的学说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谨慎独行,坚持正义。
-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学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其他学派的观点。他主张人性本善,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5. 李贽的学说如烈火一般,焚烧了那些反对他的势力,最终被定罪。
- 李贽的学说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异端分子,反对朝廷的政策;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胡言乱语。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朝廷决定将李贽定为邪教首领,并进行严厉的镇压。然而,这一做法却引发了更大的反抗和斗争,最终导致了许多无辜人士的牺牲。
6. 尽管国家灭亡,但像李贽这样的英才并未消亡,他们继续发扬光大正气。
- 李贽生活在明朝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知识分子都被迫离开家园去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然而,李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坚信正义和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因此他在困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他的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7. 我怀念着李贽的遗书,就像寄托了千千万万圣贤的期望。
- 李贽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遗书是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总结,也是他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遗书的精神内涵,将其发扬光大并为后世所用。
8. 如今还流传着李贽的人道思想,只是需要有人去解读并实践这些思想。
- 李贽是一个注重民生和百姓疾苦的思想家。他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来生活,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他还主张平等对待所有人,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这些思想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这些思想的核心要义并将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