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装蹑虚楼,拂我蛛网榻。
丛篁凉压屋,叠与峰影杂。
一烛光兀兀,悲怀对开阖。
阿爷所凭几,把卷想传榼。
阿爷所窥窗,独树犹如塔。
廿年歌哭地,留供蚊虻噆。
宵深雷雨翻,谷音万马踏。
惝恍走精魔,撼床围老衲。
沈梦涨海底,呼吸波涛合。
骨苏吐孤呻,落枕晨鸡答。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昌上坟的情景。以下是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1首-弛装蹑虚楼,拂我蛛网榻。
注释: 放松盔甲(比喻解除武装),踏上虚无飘渺的高台(比喻高远的志向)。拂(触摸)我蛛网(蜘蛛织的网)。
译文: 我卸下铠甲,登上了高台,轻轻抚摸那由蜘蛛织成的网。
第2首-丛篁凉压屋,叠与峰影杂。
注释: 密集的竹丛(形容高大的竹子)压低了屋子(比喻压抑的环境)。山峰的影子交错(比喻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
译文: 高大的竹林压低了屋子,山峰的影子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
第3首-一烛光兀兀,悲怀对开阖。
注释: 一盏孤灯(比喻孤独的生活状态)明亮而微弱(形容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对开阖(面对窗户的开关),比喻面对外界变化时的心境。
译文: 一盏微弱的灯光映照着我的脸,我对着窗户的开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第4首-阿爷所凭几,把卷想传榼。
注释: 阿爷(指父亲的长辈或亲人),他依靠着桌子(比喻依靠他人或某种力量)。把卷(拿着书)想传榼(传递酒壶),比喻想要传递智慧或思想。
译文: 我父亲的长辈或亲人靠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书本,仿佛要传递酒壶中的美酒。
第5首-阿爷所窥窗,独树犹如塔。
注释: 阿爷(指父亲的长辈或亲人),他通过窗户(比喻外界的信息和视角)。独树犹如塔(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地位),形容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座塔。
译文: 我父亲的长辈或亲人透过窗户观察着外面的世界,就像一座孤独的塔矗立在那里。
第6首-廿年歌哭地,留供蚊虻噆。
注释: 二十年来,这里曾是欢笑的地方也常常是泪水流淌的地方(比喻生活变迁)。供蚊虻噆(蚊子叮咬),形象地描述被蚊子叮咬的烦恼。
译文: 二十年来,这里曾是欢笑与泪水共存的地方,现在却只留下了被蚊子叮咬的痕迹。
第7首-宵深雷雨翻,谷音万马踏。
注释: 深夜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比喻自然界的猛烈力量)。万马踏(形容雷声如同战马奔腾,震撼人心),比喻雷声震耳欲聋。
译文: 深夜时分,雷声轰鸣,大雨滂沱,仿佛万马奔腾般震撼人心。
第8首-惝恍走精魔,撼床围老衲。
注释: 恍惚之间(比喻迷茫、困惑的状态),好像有妖精在游荡(比喻内心的不安和困扰)。撼床围老衲(形容身体颤抖,如同和尚被惊扰一般),比喻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译文: 恍惚之间,好像有什么妖精在游荡,让我的身体颤抖不已,就像和尚被打扰一样。
第9首-沈梦涨海底,呼吸波涛合。
注释: 梦中仿佛置身于海底(比喻内心的沉沦或迷失),呼吸与波涛融为一体(比喻内心与外界环境的紧密相连)。
译文: 梦中仿佛置身于海底,我的呼吸与波涛相互融合。
第10首-骨苏吐孤呻,落枕晨鸡答。
注释: 骨头因为寒冷而苏醒(比喻身体的疼痛或不适),独自发出了呻吟声(比喻内心的痛苦)。落枕晨鸡答(形容早晨被枕头压得难受,醒来时听到鸡叫声),比喻身体不适或心情郁闷。
译文: 由于寒冷,我感到骨头开始苏醒,发出了独自的呻吟声。早晨醒来,又被枕头压得难受,听到了鸡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