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衣儒冠来叩门,进揖据坐颜貌温。
瘦骨微髯习雅言,自云失国风波民。
久羁中土逃苙豚,西北历骋东南奔。
朅来一探苎萝村,还拜湖上岳王坟。
下车复眺谢公墩,江南文献足讨论。
耆旧捧手尊所闻,丐导异客掀骚魂。
茗酌澹澹檐日暄,徐挹襟素双眉颦。
嗟我亦如虱处裈,何当鹄举方圆分。
对子祇成胸独扪,大地能自立者存。
故事忍问齿与唇,谁戒虾䱇长鲸吞。
万劫同归娱朝昏,子且狂走脱其群,赠子别句兼泪痕。
注释:
1.博衣儒冠来叩门,进揖据坐颜貌温。瘦骨微髯习雅言,自云失国风波民。久羁中土逃苙豚,西北历骋东南奔。朅来一探苎萝村,还拜湖上岳王坟。下车复眺谢公墩,江南文献足讨论。耆旧捧手尊所闻,丐导异客掀骚魂。茗酌澹澹檐日暄,徐挹襟素双眉颦。嗟我亦如虱处裈,何当鹄举方圆分。对子祇成胸独扪,大地能自立者存。故事忍问齿与唇,谁戒虾䱇长鲸吞。万劫同归娱朝昏,子且狂走脱其群,赠子别句兼泪痕。
2.这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高丽友人的深情厚意。
3.博衣儒冠:指衣着儒雅的客人。叩门:敲门。进揖据坐:坐下后拱手作揖。颜貌温:面容温和。
4.瘦骨微髯:形容友人身体消瘦,胡须稀疏。习雅言:熟悉古代礼仪。自云:自称。失国风波民:因失去祖国而生活在战乱之中的百姓。
5.久羁:长期羁留。中土:中国本土。苙豚:猪。西北:指南北方。历骋:驰骋。东南:东南方。朅来:突然来临。一探:一次探访。苎萝村:一个山村。还拜:回来拜祭。湖上:在太湖之滨。岳王坟:岳飞墓。
6.下车:从车上下来。复眺:再次眺望。谢公墩、江南文献:指谢灵运的墩和江南地区的文献。讨论:交流。
7.耆旧:年高有德的人。捧手:双手奉上。尊所闻:尊敬地听取。丐导:请求带领。异客:远来的客人。掀骚魂:激发激情。
8.茗酌:喝茶。澹澹:清澈的样子。檐日暄:屋檐下温暖阳光照射。徐挹:慢慢地喝。襟素:衣服的白色部分。双眉颦:皱眉沉思。
9.嗟我:感叹自己。亦如:就像。虱处裈:像虱子一样躲在裤子里。鹄举:天鹅高飞的样子。方圆分:区分开。
10.对子:对联。胸独扪:独自思考。大地:天地间的事物或现象。自立者存:能够独立存在的是存在的。齿与唇:人的上下牙齿。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高丽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用了许多典故,如“失国风波民”、“谢公墩”、“江南文献”等,都是诗人对高丽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人也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