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梦湖上山,晨望理筇策。
步寻飞鹭旁,家儿跳俱出。
径转矮树重,穿影霏烟隙。
佛场据岩腹,入憩静楼壁。
垂阴合景光,茗坐寒翠滴。
侧睨老樟怪,挺干作劲敌。
雄龙角嶷嶷,何年坼霹雳。
飞将两猿臂,射胡有馀力。
疑灌菩萨泉,漫比精忠柏。
天留表灵山,依汝如古德。
钟声风叶翻,不坏斜阳色。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思想、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压梦湖上山,晨望理筇策。” 法相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距灵隐寺约3公里。法相寺建于唐代,初名宝林院,宋改今名。寺前有古樟一株,树龄逾千年。
“步寻飞鹭旁,家儿跳俱出。”“飞鹭”句,写诗人在寺前寻找飞过的白鹭,见其双双出巢,活泼可爱,于是便与孩子们一起放飞。
“径转矮树重,穿影霏烟隙。”“霏烟”句,写沿着曲折的小路前行时,看到矮树密布,枝叶繁茂,阳光穿过稀疏的枝叶照在地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影。
“佛场据岩腹,入憩静楼壁。垂阴合景光,茗坐寒翠滴。”“合景”“寒翠”句,写诗人来到寺院中,见到僧人正在佛堂里打坐,四周树木葱郁,绿荫覆盖着整个佛堂,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地上铺满了青苔,让人感觉清凉。
“侧睨老樟怪,挺干作劲敌。”“挺干”句,写诗人在寺院中看到一棵巨大的古樟树,树干挺拔,直指云天,仿佛是来势汹汹的挑战者。
“雄龙角嶷嶷,何年坼霹雳。”“坼霹雳”句,写这棵古樟树如同一条雄壮的巨龙,昂首挺胸,威武不屈。
“飞将两猿臂,射胡有馀力。”“飞将”句,写诗人想象这只神鹰如同古代名将项羽一样英勇善战,它展翅飞翔,如同两个猿猴的手臂在空中挥舞,射出箭矢,威力无比。
“疑灌菩萨泉,漫比精忠柏。”“灌菩萨泉”句,写诗人怀疑这是一汪清澈甘甜的泉水,传说这是一位菩萨用甘露水浇灌而成。
“天留表灵山,依汝如古德。”“灵山”句,写诗人认为这棵古樟树就如同一座灵山一样,它依偎着这座古老的寺庙,就像古代的圣人一样。
【答案】
译文:
我站在法相寺的门口,抬头望着高耸入云的青山,清晨起床后,我手执拄杖,缓步走进寺门。顺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我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看到飞鸟在低空飞翔。接着我走到寺门前的小路上,看见孩子们正蹦蹦跳跳地玩耍。继续向前行去,路转弯后进入了一片树林,树林中树木参天,树影重叠。在寺庙的后面,有一个小空地,上面建有一座小亭子,我进去休息了一下。这时,一阵清风拂过面颊,凉爽舒适。抬头看去,只见一棵高大的樟树屹立在那里,树干粗壮有力。这棵古樟树仿佛是一位威武的将军,它的枝干挺拔有力,犹如两臂张开。树上的鸟儿好像一只神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的两只翅膀伸展开来,仿佛要射出箭矢一般。我不禁感叹这棵树的神奇力量和美丽形象。突然,我看到了一棵巨大的古樟树,它像一只神鹰一样威武雄壮,仿佛是一位勇士。我想到这棵树一定经过了多年的风雨洗礼才生长到今天的样子。我想象着它可能已经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冬夏了,不知道它是何时长成的呢?
赏析:
全诗以记叙为主,通过描写法相寺内古樟的神奇景象以及自己与寺中僧人、儿童的交往,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古樟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