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灯宵沈沈,过子剖胸胃。
歌哭散不还,犹得读细字。
关翁我所敬,道术今未坠。
毫芒落篇什,孤奏非人世。
狂简起朱生,欲过侯芭智。
当年款舍馆,裙屐杂徽帜。
人群颇易之,叹恨失天骥。
子怀照师友,不朽定何味。
海月澹窗棂,古悲分寤寐。
【注释】:
屋灯宵沈沈,过子剖胸胃。
夜深,灯火阑珊,我路过你的住所,你剖开心扉吐露心声。
歌哭散不还,犹得读细字。
歌声与泪水散去后,仍可细阅你的遗稿。
关翁我所敬,道术今未坠。
你是我的敬仰对象,你的道术现在仍然没有中断。
毫芒落篇什,孤奏非人世。
你的诗作如同毫芒一般闪耀,独自演奏并非属于人间的乐章。
狂简起朱生,欲过侯芭智。
我突然想起你的弟子朱生,他想要通过你寻找智慧。
当年款舍馆,裙屐杂徽帜。
当年在舍馆中款待宾客,裙屐和徽帜交杂其中。
人群颇易之,叹恨失天骥。
周围的人群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但我却感到遗憾失去了一匹天马般的人才。
子怀照师友,不朽定何味。
你怀着对师友的怀念,不朽的名声又意味着什么?
海月澹窗棂,古悲分寤寐。
海月映照着窗户,古代的悲伤让人分不清是醒着还是睡着。
【赏析】:
本诗是一首酬赠诗。诗题“夜过仁先出观关季华翁及朱强甫遗稿仁先有句及之感而答和”说明诗人夜过仁先家时看到关季华留下的遗稿,被其内容所打动,因而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小节。从内容上看,此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二句):写诗人夜过仁先家中见到关季华遗稿的情景。第二部分(中间四句):写关季华遗稿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三部分(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情感。
从结构上看,此诗采用的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起句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承句则进一步展开主题;转句则由承接句转入新的层次;合则结束主题,并使整首诗达到高潮。
从语言上看,此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流畅自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歌哭散不还,犹得读细字。”这句诗中,“歌哭”是形容诗人听到关季华的歌声和哭泣声,而“散不还”则表达了这些声音虽然消散在空气中但仍然能够被读者感知到。再如:“狂简起朱生,欲过侯芭智。”这句诗中,“狂简”是指关季华的诗作风格自由奔放,不受拘束;“朱生”则是关季华的弟子,“欲过侯芭智”则表达了关季华希望弟子们能超越自己的智慧。
诗人在诗中多次使用了反问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当年款舍馆,裙屐杂徽帜。”“当年款舍馆”指的是关季华曾经住在舍馆中款待客人;“裙屐杂徽帜”则描绘了当时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暗指了关季华的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