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魂魄清,弄月寻二子。
依依立桥头,寒光切笑齿。
市屋影明灭,奔车掠如矢。
欹栏斗柄低,残响数过履。
长虹接襟裾,洗梦初听水。
咽入携手地,事去馀汝尔。
同作仰天人,飘雁霜风起。
吊影粥鼓外,卧犬吠山鬼。
横板桥步月偕仁先李道士独自在夜晚的魂魄变得清澈,我拿着月光来寻找你和你的朋友。
依依不舍地站立在大桥之头,寒冷的月光照亮了我的笑容。
市屋的影子时明时暗,奔车像箭一样疾驰而过。
斜靠在栏杆上,斗柄低垂,听到几声残响,仿佛是脚步的声音。
长虹接住我的衣襟,洗去梦中的尘埃。
咽入耳际的是携手而行的声音,事了之后我们依然在一起。
一同仰望天空的人,就像飘飞的大雁和霜风一起起舞。
吊影粥鼓声在外,卧犬吠叫山鬼出没。
注释:
- “横板桥”:指一座横放的木板桥,可能是一座古桥或者临时搭建的桥梁。
- “夜”:指的是夜晚。
- “魂魄清”:形容夜晚寂静,灵魂清晰可见。
- “弄月寻二子”:在夜里,用手中的月光去寻找你和你的朋友们。
- “依依立桥头”:形容站在桥头依依不舍的情景。
- “寒光切笑齿”:寒冷的月光照亮了笑容,形容月光明亮得让人感到温暖。
- “市屋”:指城市中的房屋。
- “影明灭”:影子时明时暗,可能是因为光线的变化或者是由于周围环境的遮挡导致光线的强弱变化。
- “奔车”:指的是飞速行驶的车辆。
- “掠如矢”:形容车辆行驶的速度极快,好像射出的箭一样。
- “欹栏”:倾斜的栏杆,可能是由于风吹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倾斜。
- “斗柄低”:斗柄即北斗七星中的斗勺,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时间或者方向。
- “数过履”:数着步伐走过,可能是形容行走的速度很快,或者走路的方式很悠闲。
- “长虹”:彩虹,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
- “洗梦初听水”:洗涤梦境,倾听流水的声音,形容夜晚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 “咽入携手地”:声音咽入耳中的感觉,形容声音低沉而有力量。
- “事去」:事情结束,离去。
- “馀汝尔”:留下你和我。
- “同作仰天人”:一起仰望天空的人,可能是形容两个人的心情或状态。
- “飘雁霜风起”:大雁在霜风中飞翔起舞,形容秋天的景象。
- “吊影粥鼓外”:吊影,可能是指寺庙里的僧侣在打坐修行时的影子;粥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用来祭祀神灵。这里可能是用来描绘寺庙里宁静祥和的氛围。
- “卧犬吠山鬼”:卧着的狗突然吠叫,可能是因为听到了山鬼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行走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如“横板桥”“夜”“魂魄”、“明月”等,通过这些词语和意象的组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哀伤的氛围。同时,诗中也包含了一些哲理性的思考,如“余汝尔”和“同作仰天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