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篾之舫横溪风,绮楼复阁长烟笼。
客心正悲焉所穷,老去无复酡颜红。
谁悬大月辉天东,万柳桥头视蒙蒙。
当襟钟阜争块雄,飞光倒景惊化工。
俄顷响枻星摇空,泊集洲渚如鹓鸿。
髯者皙者杂疲癃,还闻雏鬟唤人丛。
翱翔驰道笑语融,虫声四野答未终。
翩然弄影墟墓中,踯躅掩泣波双瞳。
君不见古来歌吹江山上,阅尽鸥群坐钓翁。

注释:

中秋夜,与肯堂、哲甫、恪士泛舟青溪。矩林次申亦各携妓至,遂登复成桥步月。

黄篾之舫横溪风,绮楼复阁长烟笼。

客心正悲焉所穷,老去无复酡颜红。

谁悬大月辉天东,万柳桥头视蒙蒙。

当襟钟阜争块雄,飞光倒景惊化工。

俄顷响枻星摇空,泊集洲渚如鹓鸿。

髯者皙者杂疲癃,还闻雏鬟唤人丛。

翱翔驰道笑语融,虫声四野答未终。

翩然弄影墟墓中,踯躅掩泣波双瞳。

君不见古来歌吹江山上,阅尽鸥群坐钓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乘船游湖的情景,以及他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和感受到的心境。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黄篾之舫横溪风,绮楼复阁长烟笼。”描述了船在溪水上行驶,周围是烟雾缭绕的建筑。这里的“黄篾之舫”指的是一种轻便的小船,可以快速行驶。而“绮楼复阁”则形容建筑华丽,给人以美好的印象。这句话通过视觉和触觉,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湖边夜景画面。

第二句“客心正悲焉所穷,老去无复酡颜红。”则是说诗人的心情非常悲伤,因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时那种喜悦的心情。这里的“酡颜红”是指脸颊泛红,通常表示高兴或者饮酒后的样子。而“客心正悲焉所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四句:“谁悬大月辉天东,万柳桥头视蒙蒙。”则是描述诗人看到天空中的一轮圆月时的感受。这里的“悬”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挂在天空中的景象。而“视蒙蒙”则形容了月光下的景色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第五六句:“当襟钟阜争块雄,飞光倒景惊化工。”则是描述诗人看到的钟山(即南京的紫金山)的景象。这里的“争块雄”形容了钟山的雄伟壮观。而“飞光倒景”则形容了月光照亮了整个山谷,使景色变得壮丽无比。这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第七八句:“俄顷响枻星摇空,泊集洲渚如鹓鸿。”则是描述诗人在船上听到江水击打船弦的声音,以及看到停泊在岸边的船只像一群天鹅一样排列整齐的场景。这里的“响枻”指的是击桨的声音,而“星摇空”则形容了声音在水中回荡的情景。而“如鹓鸿”则形容了这些船只的排列整齐有序。

第九十一句:“髯者皙者杂疲癃,还闻雏鬟唤人丛。”则是描述船上的乘客们,有长胡子和白头发的老者,也有皮肤黝黑的年轻人,还有身体瘦弱的人。这里通过描绘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人群,表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雏鬟唤人丛”则形容了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玩耍的情景。

第十一二句:“翱翔驰道笑语融,虫声四野答未终。”则是描述船上的人们相互交谈、欢笑的情景。这里的“翱翔驰道”形容人们行走在道路上自由自在的样子。而“笑语融”则形容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谐愉快。而“虫声四野答未终”则形容了周围环境中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结尾两句:“翩然弄影墟墓中,踯躅掩泣波双瞳。”则是描述诗人看到自己在坟墓中的身影,以及自己被泪水淹没的眼睛。这里的“翩然弄影”形容了诗人在坟墓中的形象轻盈飘逸。而“踯躅掩泣”则形容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晚游湖的经历和所见所感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