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阁传经已盛名,江湖今欲误儒生。
支离楚制纷荷佩,飘渺琴台咽雨声。
终许蓬蒿寻仲蔚,未妨佣保杂邠卿。
秋波叶下灵均地,迟汝归吟拂太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读懂全诗的意思和意境,然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最后赏析艺术手法。

1.首联:南阁传经已盛名,江湖今欲误儒生。

南阁:相传为汉代张良在长安南面的一处读书之所,故称南阁。传经:传授经书。

盛名:极高的声誉。

江湖:代指仕途。误儒生:耽误了儒生的前程。

2.颔联:支离楚制纷荷佩,飘渺琴台咽雨声。

支离:破碎散乱的样子。

楚制:古代楚国的制度。这里指楚地(长江以南)一带。

纷荷:杂乱。

琴台:相传是战国时期楚国音乐家奏乐的地方。

3.颈联:终许蓬蒿寻仲蔚,未妨佣保杂邠卿。

终许:终究能够。

仲蔚:战国时的贤人。《韩诗外传》说:“仲尼至商周之朝,见老聃,老聃曰:‘吾闻子所言,非狂言也。’仲尼曰:‘愿请闻于明王。’老子曰:‘汝往矣!人将保汝矣。’”

4.尾联:秋波叶下灵均地,迟汝归吟拂太清。

秋波:指秋天的水波,这里指湘水。叶下: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屈原曾写《哀郢》,其中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句子。灵均:屈原,字灵均。

太清:即银河。这里借指天宫。

5.赏析:

第一联,“南阁传经已盛名,江湖今欲误儒生”,写自己虽然才学渊博、才华出众,但因为身处江湖,而误了当官的机会,只能屈居在武昌督幕中。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对朝廷的不公感到愤慨。

第二联,“支离楚制纷荷佩,飘渺琴台咽雨声”,写自己虽然身在江南,但心中仍想着楚国,想寻找昔日楚地的贤人。这两句写出了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但仍然关注着国家大事,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

第三联,“终许蓬蒿寻仲蔚,未妨佣保杂邠卿”,表达自己虽然不能当官,但仍然可以像仲蔚一样隐居山林,也可以像佣保一样在民间生活,没有功名的束缚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做官,但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的干扰。

第四联,“秋波叶下灵均地,迟汝归吟拂太清”,写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但仍然可以像屈原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这一句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当官,但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节操。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无奈,对自己的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不能当官,但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的干扰的决心。同时,通过屈原的故事,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