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气楼台把酒同,多惭吹面海滩风。
苟全性命忘前事,脱略形骸有数公。
毡位才遵挥洒处,园枝待摘两三红。
朝来雪意迷晴色,更觅欧苏细字中。
【注释】
1.次和樊山见诒:指诗人在樊山与友人见面后,又作了一首诗来和答。见诒,即见赠,是书信的敬辞。
2.佳气楼台:美好的气息弥漫在华丽的楼台之中。
3.吹面海滩风:形容风力很大。
4.苟全性命忘前事:只求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忘掉以前的事情。苟全,姑且保全。
5.脱略形骸:忘却世俗的形迹、尘垢。形骸,形体;尘垢,比喻世间的名利。
6.毡位:指高官显宦的地位。
7.挥洒:指写作诗文。
8.园枝待摘两三红: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正待采摘。
9.欧苏: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
10.细字中:细致入微的文字中。
【翻译】
和樊山见面后又写了一首诗来酬答。楼台周围充满了美妙的气息,我在这里把酒同饮,感到十分惭愧。为了保全性命而忘了以前的一些事情。忘却世俗的形迹、尘垢。高官显宦的位置上,才像挥洒一样地创作诗文。花团锦簇的花园里,正等待采摘几朵红艳的花儿。早晨的雪意迷蒙笼罩着晴空,更想寻找欧阳修、苏轼等大家的作品,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
【赏析】
此诗为和樊山见诒之作。樊山即樊宗师,名庭俊,字端伯,号山民,晚号樊山老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张孝祥、范成大、辛弃疾、陈亮等都有交往,并称“中兴七大家”。此诗为和樊山见贻之作。诗作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用典,尾联咏物。诗人对樊山的一片赤诚之心,从和诗开始就表露无遗。诗人在樊山见面后,又写了一首诗来酬答,这是其一;和樊山见面后,又在樊山上住了一段时间,这是其二;和樊山见面后又写了两首《次和樊山见诒》诗,这是其三。
首联写樊山楼台之美,诗人与友人一起举杯饮酒,但心中却有惭愧之感,为什么呢?原来诗人想到自己苟全性命而忘记从前的往事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表现了诗人对樊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颔联诗人抒发了要忘记世俗的形迹、尘垢,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诗人表示自己愿意舍弃功名利禄,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颈联用典,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像古人一样,在高官显宦的位置上,尽情挥洒才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里的“毡位”指的是高官显宦的位置,“挥洒”则是指写作诗文。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在仕途上努力前行,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尾联诗人以赞美的语气咏物,赞颂了花园里的红艳花朵。诗人表示自己更加向往欧阳修、苏轼等大家的作品,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这里的“园枝待摘两三红”是对花园里盛开的花朵的描绘,诗人用“待摘”一词,表达了对花朵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欧阳修、苏轼等大家作品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樊山之间的交流,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樊山楼台之美,表达了自己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