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服仍能贯九流,扶桑逐队作遨头。
雍容尊俎光专对,长养菁莪预大谋。
欹枕那忘消反侧,盖棺谁解殉幽忧。
相公梦绕甘棠地,应叹才难涕不收。
【注释】
儒服仍能贯九流:儒服,指古代士人穿的礼服。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等九种学术流派。
扶桑逐队作遨头:扶桑,传说中国名,在东方大海中。遨头,即车夫,指驾车。
雍容尊俎光专对:雍容,庄重自得的样子。尊俎,指宴会上的饮食器皿。光专对,指在宴会上主持礼仪。
长养菁莪预大谋:长养,培育。菁莪(jiāng é),《诗经》篇名,借以比喻贤才。
欹枕那忘消反侧:欹枕,斜着枕头。反侧,指心烦意乱不安。
盖棺谁解殉幽忧:盖棺,指人死后入殓。殉,指为死者殉葬。幽忧,指深重的忧愁。
相公梦绕甘棠地,应叹才难涕不收:相公,指作者自己。梦绕,梦中萦绕。甘棠,传说中的棠阴树,后用作遗爱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黄仲韬提学的挽联。上联赞颂黄提学博学通识,下联赞扬他培养人才的功绩,末联则表达了对黄提学的怀念之情。
上联首句“儒服仍能贯九流”,赞美黄提学学问渊博,学识广博,贯通儒、道、法、史、农等各种学术流派;次句“扶桑逐队作遨头”,则称赞黄提学驾驭群臣如驾御车马一样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第三句“雍容尊俎光专对”,则描绘出宴会上黄提学端庄大方,善于应对的场面。三句连用三个动词“能”、“做”、“有”,表现了黄提学的非凡才华和卓越成就。
黄提学不仅学问高深,而且能够为国家培养人才。“雍容尊俎光专对”一句,既写出了黄提学在宴会上的风采,也暗含了他善于教育人才的特点。因此,下联“长养菁莪预大谋”两句赞颂他的这一功绩。菁莪(菁,草初生时为青绿色;莪,草老而根茎肥大),原指一种草名,这里用以象征贤才。“长养”一词,说明黄提学善于培育人才。“菁莪”与“大谋”两个名词连用,既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也显示了黄提学的远见卓识。
诗的第三联进一步赞扬黄提学培养人才的功绩。“欹枕那忘消反侧”,意思是黄提学虽然已经年迈体衰,但仍然精神饱满,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和培养工作。“盖棺谁解殉幽忧”,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为一个人去世以后,人们很难知道他生前是否为国尽忠。在这里,它用来表明黄提学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他的功绩将永远流传千古。
末联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相公梦绕甘棠地”,这句借用典故,表示诗人对黄提学的怀念之情。甘棠,传说周大夫召伯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称其政绩之地为甘棠地。这里用来比喻黄提学的故居或墓地。“应叹才难涕不收”,意思是说由于黄提学培养的人才太多了,以致难以一一报答他的恩情,所以即使想到这些人才,也会因感激之情而流下眼泪。这两句话既表现出诗人对黄提学的怀念之情,也反映出他对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