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吴季数豪雄,每及长安陈孟公。
挥麈饱参千佛坐,横刀快挟万蹄风。
略馀舞袖回旋地,相望孤吟惨澹中。
我自摧残作沟断,那劳匠石顾匆匆。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昔从吴季数豪雄,每及长安陈孟公。
挥麈饱参千佛坐,横刀快挟万蹄风。
略馀舞袖回旋地,相望孤吟惨澹中。
我自摧残作沟断,那劳匠石顾匆匆。
- 逐句翻译
- 昔从吴季数豪雄,每及长安陈孟公。 从前跟随吴季(指吴国将领)数位英雄豪杰,每每提及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是借用指代南宋都城临安)的陈孟公。
- 挥麈饱参千佛坐,横刀快挟万蹄风。 手中杖(麈尾)摆弄得十分自在,从容地与千位佛祖对谈;手中的横刀(象征武力或权力)仿佛带着万马奔腾的气势。
- 略馀舞袖回旋地,相望孤吟惨澹中。 其余舞蹈者的衣袖在空中飞舞盘旋,彼此相对而望,发出凄厉悲凉的吟唱。
- 我自摧残作沟断,那劳匠石顾匆匆。 我自顾不暇,只能将国家分裂成一个个孤立的地带,何必让能工巧匠匆忙完成呢?
- 注释解析
- 吴季: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吴国将领,如吴起、孙武等。
- 长安:指当时的首都临安。
- 陈孟公:指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陈平。
- 挥麈:用麈尾作为杖头,代表权谋或智慧。
- 千佛坐:形容学问渊博,与千位佛祖讨论问题。
- 万蹄风:形容武力强大,如万马蹄声般震撼。
- 舞袖:跳舞时袖子的动作。
- 相望:互相看着对方。
- 沟断:比喻国家分裂。
- 匠石:指能工巧匠。
- 匆匆:匆忙的样子。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悲观。同时,诗歌也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思想,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 写作背景
- 该诗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作者陈三立是清朝末期的重要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政治或文化集会上所作,旨在表达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