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馆萧萧疏雨过,池塘涨退见残荷。
偶邀巾屦三花在,高论羲轩万古多。
石罅风光照蔬茗,陆沈心事影岩阿。
鲲鹏蠓蠛同无碍,那信人间有网罗。
次韵邓熙之翁过饭园厅见贻二首其一园馆萧萧疏雨过,池塘涨退见残荷。
偶邀巾屦三花在,高论羲轩万古多。
石罅风光照蔬茗,陆沈心事影岩阿。
鲲鹏蠓蠛同无碍,那信人间有网罗。
注释:
园馆、萧萧:庭院。萧萧,形容雨声。
疏雨过:稀稀落落的春雨过去后。
池塘:指园林中的水池。涨退:涨水和退水。
残荷:枯萎的荷花,这里指荷叶上的水珠。
巾屦:泛指衣服鞋袜。
三花:指莲花。因为莲花有三片花瓣,所以叫“三花”。
羲轩:古代帝王的车名,这里用来比喻孔子。
万古多:永远多。
石罅:石头裂缝中。
风光照:风吹到水面上照出的光线。
陆沈:陆地沉没,这里是比喻自己的心情或处境。
心事影岩阿:心事的影子映在岩石上。
鲲鹏:大鸟鲲和鹏,这里比喻胸怀壮志的人。
蠓蠛(méng xiè):蚊子和蠓虫。
无碍:不受阻碍。
那信:哪能相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邓熙之对邓公翁拜访他时赠诗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以“园馆萧萧疏雨过,池塘涨退见残荷”开篇,描绘了一幅雨后园林的景象。这里的“园馆”,既指诗人自己的居所,也隐喻着人生的境遇。雨水过后,园中的景色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而“池塘”则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残荷”则代表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人以“偶邀巾屦三花在,高论羲轩万古多”回应了邓公翁的赠诗。这里的“巾屦”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衣着,“三花”则是指莲花,象征着清高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而“羲轩”则是对孔子的尊称,代表着儒家的高尚理想。诗人用“高论”来表达自己对于孔子思想的认同,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永恒的真理。
诗人又以“石罅风光照蔬茗,陆沈心事影岩阿”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心境的变化。这里的“石罅”和“风光照”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陆沈心事”则是指诗人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与“石罅心事影岩阿”相呼应。
诗人以“鲲鹏蠓蠛同无碍,那信人间有网罗”结束全诗。这里的“鲲鹏”和“蠓蠛”都是比喻,前者代表胸怀壮志之人,后者则是指那些渺小无知的事物。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世俗束缚的反抗。他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也要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不被世俗的网罗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