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终见汝,生死一峥庐。
往事堂堂在,荒山莽莽馀。
飘零此何世,饥饱可关渠。
犹说持门户,孤灯落泪初。

庐夜对德基族弟

庐(庐舍):指诗人的住所。德基:德基,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族弟。族弟:同族的弟弟。

五年终见汝,生死一峥庐。

五年:五年时间,即从诗人与族弟分别到诗人见到族弟这段时间。汝:你,指诗中的德基。峥(zhēng)庐:高大的屋子,指诗人的住所。

往事堂堂在,荒山莽莽馀。

往事:过去的岁月,指诗人在德基家的日子。堂堂:盛大的样子,此指德基家的日子。荒山:荒芜的山。莽莽:广大无边。余:留下的痕迹。

飘零此何世,饥饱可关渠。

飘零:漂泊流浪。何世:什么朝代。关渠:管束、管理,此处有关心之意。

犹说持门户,孤灯落泪初。

犹:仍然、依然;说:谈论;持门户:掌管家务事;孤灯:孤单的灯光;落泪初:刚开始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族弟德基别离后的感怀之作。首句写与族弟的离别,二句写与族弟重逢时的情景,三句写德基的过去,四句写自己的感慨。

起联两句,“五年终见汝,生死一峥庐。”诗人自别后,五年了,终于又见到了久别的族弟,但生死茫茫,已不复当年。这句是实写,但更带有虚意。“生死”一句,化用陶渊明《咏荆轲》诗:“今复一叹,哀其不死。古之烈士,尚有死人乎?”的诗意,表现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颔联“往事堂堂在,荒山莽莽馀”两句,诗人把笔锋转向回忆。他回忆起过去与德基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德基家的生活是多么的繁华,多么的富有。然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两句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时间的推移,来突出世事的变迁。

颈联“飘零此何世,饥饱可关渠。”诗人由忆往昔转而写眼前。“此何世”,是感叹自己身处乱世,飘零不定。“可关渠”,是担忧自己的衣食住行。这句中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忧虑。

尾联“犹说持门户,孤灯落泪初。”最后两句,诗人以德基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德基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诗人呢?他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贫乏和无助,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失望。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诗人与族弟的离别、重逢、回忆和感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歌还通过对比手法和反问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