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垂柳正如丝。
油碧春江二月时。
酒旆临风映水湄。
比红儿。
十五吴娃唱竹枝。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
垂虹桥:桥名,在苏州市西,横跨苏州古运河上。
丝:形容柳条的细长柔美。
油碧:浅绿色或碧绿色的油彩。
春江:指苏州古运河。
酒旆:指船上的酒旗。
水湄:水边。
比红儿:比喻吴娃(美女)。
【译文】
垂虹桥下,垂柳如丝般垂挂,油绿色春江二月时景美如画。酒旗随风摇曳,映照在水边。
比吴地美女还要红艳的美女们,十五六岁就唱起竹枝曲。
【赏析】
此词以写垂虹桥美景开篇,垂虹桥为苏州古运河上的一座古桥,因桥形似虹而得名,桥旁垂柳依依,是苏州一景。作者通过“垂虹桥”这一典型景物,勾勒出一幅江南春色图,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垂虹桥”三句,描绘了垂虹桥周围的景色。垂虹桥下,垂柳如丝般垂挂,油绿色春江二月时景美如画。这一句中“如丝”、“油碧”、“二月”等词语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写出了垂虹桥周围景色的特点。
“酒旆”两句,描写了垂虹桥附近的景色。酒旆随风摇曳,映照在水边。这两句中,“酒旆”是指船上的酒旗,“临风”是指风吹到酒旗上,“映水湄”则是指酒旗映照在水边,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比红儿”两句,描写了垂虹桥附近的景象。比吴地美女还要红艳的美女们,十五六岁就唱起竹枝曲。这两句中,“比红儿”是指比吴地美女还要红艳的美女们,“十五”指十五岁,“吴娃”则是泛指苏州一带的女子。这两句中,“红儿”是指美女们,“唱竹枝”则是说她们唱起了竹枝曲。
这首词通过描绘垂虹桥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江南地区的生活风貌和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