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逐春江去,柳丝不肯牵郎住。
枝上啭流莺,知君听未曾。
斜风催薄暮,远送楼头雨。
无语剔银灯,重门静夜扃。
【注释】
轻舟(小船)已随春江而去,柳丝(柳条)不肯牵住郎君留住。
枝上啭流莺(黄莺)知君听到不曾?
斜风催薄暮(傍晚的微风)远送楼头雨。
无语剔银灯(默默地挑亮了银灯),重门静夜扃(锁闭了重重的门)。
【赏析】
《菩萨蛮·怨别》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闺中女子对远方行人的怨恨,表达了离别的惆怅、思念之情。全词委婉含蓄,情真意切,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上片起首三句写离愁别恨。“轻舟”二句,写春江上的女子送别情人的情景。她看到情人乘坐的小舟已经驶向春江的尽头,柳树却不肯去牵挽情人留他,这分明是对离去男子的埋怨。“枝上啭流莺,知君听未曾”两句,进一步描写离别情景,说黄莺知道那男子听到了自己的歌声却没有停下,在枝头上不停地啼叫,好像在诉说着什么心事。这一句与第一句相呼应,更突出了女子送别的场面和心情。“斜风”二句,写黄昏时分,天边飘来一阵斜风,送来阵阵雨声,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最后两句,写女子在室内独自挑亮了灯光,但心中却感到无比的寂静、冷清。“重门”,指门户。“静夜扃”,指关门闭户,独守空房。这几句从室外写到室内,由实而虚,把一个思妇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也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她内心的哀怨和孤独。
下片开始两句,写女子在闺中听到雨声。“无语”二字,既表明她的心情,又写出了她无可奈何的神态。“剔银灯”句,点出时间已是深夜。“重门”二句,写她闭门独守空房,孤枕难眠。这几句紧承上文,写女子在深宵独处时的孤寂、寂寞,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悲苦和怨恨。“无语”二字概括了女子的全部活动;从“剔银灯”到“重门静夜扃”,都是她的无言动作。这些无声的动作,都透露着她心中的哀怨、孤独和怨恨。
这首词通过女子的自述,抒写了离愁别恨以及相思无望的痛苦。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构思精巧细腻,富有民歌风味,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