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见两茫茫,忽尔相逢语转忘。
一劫那能一宵说,此江未比此心长。
琉璃厂外泥没脚,关帝庙前酒尽觞。
自问只疑弹指耳,兀然相对满头霜。
【注释】
十年:指从戊戌年(1898)到辛丑年(1901)。弹指:佛教语。以手指地为“弹”,把时间比作弹子,弹子一去一来,故以“弹指”喻时间迅速。兀然:形容惊讶的样子。
【赏析】
《赠麦孺博》共二首,这是第一首。诗人在戊戌年(1898)的冬天和麦孺博相遇,自述两人分别十年的遭遇,感叹时事沧桑、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首联:“十年不见两茫茫,忽尔相逢话转忘。”意思是,自从戊戌年(1898)冬开始,作者和麦孺博就失去了联系,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行踪。十年过去了,他们又意外地重逢了。但相见之时,他们之间却已无话可说,彼此都感到茫然若失、怅然若失。
颔联:“一劫那能一宵说,此江未比此心长。”意思是,在这短暂的重逢之后,作者又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他们之间的这场遭遇,就像一场劫难;而这次相聚的时间,也实在太短了。他们相约,以后要常来往,但谁又能料到,这样的约定,竟然只在一宵之间便告吹了呢!作者感慨地说:我们相聚的时候,长江还在流;可是现在,我们的心已经隔得远远的了。
颈联:“琉璃厂外泥没脚,关帝庙前酒尽觞。”意思是,在琉璃厂外面,到处都是泥泞,连人的影子都没有;而在关帝庙前面的酒桌上,酒也喝得一滴不剩。
尾联:“自问只疑弹指耳,兀然相对满头霜。”意思是,自己不禁怀疑:我们刚才的相聚,难道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吗?当我们再次相对站立时,才发现自己的头上已经布满了白发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的久别重逢。诗人用“十年”和“忽尔”来表现两人的阔别之久和相逢之速,用“一瞬”来形容相聚的时间之短。诗人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联,每联都是五个字,中间用“一”、“未”二字连接,形成对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此诗的意境深沉,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描写两人的相聚与分离,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主题。同时,诗人还借古讽今,暗指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这种深刻的主题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