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感东岳深恩,蓦听鼓盆歌,每欲陈庄叟忘情,娱公晚景;
千古寻南康故事,愧膺知人鉴,何处效韦郎持节,报母春晖。
【注释】
挽岳母联:指为母亲写的悼念词。岳母,指妻子的母亲。鼓盆歌,旧时迷信的人认为人死之后,其灵魂入地狱,必须经过鼓盆之苦,所以死后家人要为他举行鼓盆歌礼。陈庄叟:即陈抟,北宋道士,号扶摇子。唐末隐于华山,后入居华山金天宫,自号“白云”,又称“陈图南”、“陈抟老祖”。韦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儿子韦彪(字安道)。
【译文】
十年来感激东岳神对母亲的深恩,忽然听到鼓盆歌,想要像庄子那样忘却人间一切情感,娱乐婆婆晚年的清福;
千古以来寻找南康郡的故事,惭愧有知人之明,哪里又像韦郎那样拿着符节去报母的春晖呢?
【赏析】
《挽岳母》是一首七律,写孝子感念岳母深情。全诗前半写孝子对岳母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后半则以古比今,抒发自己的愧疚之情。
首句“十年感东岳深恩”总起,点出自己感念母亲之情的缘由。这一句中“深恩”,既是对岳母一生恩情的概括,也是对岳母对自己养育之恩的赞美、感谢。“蓦听鼓盆歌”,这是在回忆母亲去世的情景。“鼓盆歌”是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进入地狱,必须经过鼓盆之苦,因此死后家人要为他举行“鼓盆歌礼”,即送葬时的丧钟与哀歌。这一句中“蓦听”二字,既写出了时间上的突然,也写出了空间上的突兀,更写出了当时的心情。
颔联两句是说自己想要像庄子一样忘却人间的一切,娱乐婆婆晚年的清福。“娱公晚景”,就是娱亲晚景,意指希望母亲能享尽人生之乐。“忘情”“娱景”,两个词组,一语双关,既表现了孝子的孝心,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颈联两句则是说,自己愧有知人之明,不能像古人那样的报母之恩。这里以“陈庄叟”喻指自己,以“韦郎”喻指母亲。韦郎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次子韦彪,字安道。他为人耿直不阿,颇有才名。后来因事被贬到睦州任刺史,途中因病而亡,年仅三十九岁。他的好友刘禹锡曾作《哭韦处士序》,称赞他“文行君子,有国士之风,有家臣之忠。”此处用韦应物之子韦朗代指其母,是说自己有知人之明,却不能报答母亲的大恩,内心充满了愧疚。
尾联两句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和升华。“千古寻南康”一句,既表明了作者追思先贤的情怀,也表现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敬慕。南康郡,是汉文帝刘恒所封的一个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南康太守陈登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陈登为人正直无私,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经常接待前来避难的人们,并设宴招待他们。陈登喜欢交结豪杰之士,如许汜、袁术等人都曾投靠过他。后来陈登病逝,百姓们纷纷前来吊唁。为了纪念陈登的功绩,后人就在南康郡建起了一座祠庙,人们称它为“陈府君祠”。这里的“南康故事”,就是指陈登的政绩和事迹。而“报母春晖”一句,则是指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却没有像古代的文人那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内心充满了愧疚。
这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也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报国之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