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士元非百里才,宦迹滞辽东,剩有循声留在世;
韩荆州无一面识,讣音传塞北,每为清议惜斯人。

【诗句】

庞士元非百里才,宦迹滞辽东,剩有循声留在世;

韩荆州无一面识,讣音传塞北,每为清议惜斯人。

【译文】
庞士元并不是百里挑一的才华,他的仕途在辽东停滞不前;他留下的名声和声望仍然在世间流传。
韩荆州并没有与他见过面,他的讣告传来塞北,人们常常为他惋惜。

【注释】

  1. 庞士元:指东汉末年的隐士庞统。
  2. 百里才:古代称能做大事者为“百里才”,此处用以形容才能出众。
  3. 辽东:古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东部。
  4. 循声留世:意思是名声留传于世。
  5. 韩荆州:指唐代名将韩愈的父亲韩仲宣。
  6. 无一面识:意思是没有见过面。
  7. 清议:古代对人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8. 惜斯人:爱惜这个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旨在哀悼和纪念已经去世的人。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两位人物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哀思和惋惜之情。

首句“庞士元非百里才,宦迹滞辽东”,诗人称赞了庞统虽然不是一介之才,但他的仕途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滞在辽东。这里的“非百里才”指的是庞统虽有一定的才华,但并非绝世之才,“宦迹滞辽东”则表明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被贬至辽东。

次句“韩荆州无一面识,讣音传塞北”,则是对韩愈父亲韩仲宣的评价。韩仲宣虽然未曾与庞统一见,但他的噩耗时却传遍了塞北(即今内蒙古地区),说明他的名声和声望非常之大。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韩仲宣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两人命运的对比,突出了他们生前的才华与成就,以及他们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去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