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悄倚屏山立,春宵怕见如眉月。
眉似月纤纤,愁痕连夜添。
两枝红烛并,浓淡人双影。
蓦地眼波回,相看还自猜。
【注释】
屏山:屏风。
怕见:害怕见。如眉月:指弯弯的眉毛。
两枝红烛并,浓淡人双影。:蜡烛燃烧时火苗在烛芯上跳动,形成两枝红色的影子。浓淡:指烛光明亮程度不同造成的光影效果。
蓦地眼波回,相看还自猜。:突然目光闪烁不定,相互对视又互相猜疑。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倚屏伫立,春宵难耐,怕见明亮的月亮。下片写她与情人相对无言,彼此猜疑。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其内心活动、感受和心理变化。
“含情悄倚屏山立”,首句即点明人物身份,一个“含情”三字将主人公那种似嗔非嗔的神情勾勒出来;“悄”写出她的矜持;“屏山立”则暗示了她的孤寂。“春宵”两句是说,她怕见那圆如蛾眉的明月,因为那一轮明月恰是勾起了她满腹心事。
“眉似月纤纤”,这一句写景,笔触细腻,形象逼真,把女子的眉毛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看见那双月牙形的秀眉。“愁痕连夜添”,写女子一夜未眠,眉头紧蹙而愁容更甚于前,说明她在思念着什么。
“两枝红烛并”,是说蜡烛的火焰在摇曳不定,好像两枝红色的烛光在互相辉映。“浓淡人双影”,“浓”“淡”形容烛火的明暗,而“人双影”则比喻了两人的身影。烛光忽明忽暗,人影忽隐忽现,使这位女子更加感到孤独寂寞。
结尾两句写女子与情人相见后的心理活动。“蓦地眼波回”,是说她突然目光闪烁不定,神情恍惚,可能是在想些什么,也许是在担心眼前这双眼睛会看出什么来。“相看还自猜”,则是说她看到情人的眼神后,心中不免生出猜疑,难道他有什么想法吗?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少妇的内心世界,从她的独坐、多愁、相思等细节中透露出她内心的苦闷与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