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长江一万里,尽向石窦光中收。
回头沧海亦不远,初日欲上潮惊流。
孤僧听惯亦不讶,枕上长江六时卸。
长明灯烬巳十年,空水光中不知夜。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感情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作具体分析。“西来长江一万里,尽向石窦光中收”意思是:从长安到江南,一路上只见长江的流水,一直流到采石矶。“回头沧海亦不远,初日欲上潮惊流”的意思是:回头看看大海也在不远处,初升的太阳正想登上涌流的潮水。“孤僧听惯亦不讶,枕上长江六时卸”的意思是:一个独处的和尚习惯了,他也不去奇怪。夜里听着长江水声,他可以睡得很熟很熟。“长明灯烬巳十年,空水光中不知夜”的意思是:那盏长明的油灯已经燃烧了十年了,但自己还在梦中不觉。

“西来”“不尽”“石窦”三句写江水的源远流长,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孤僧”两句是借僧之口道出诗人的感慨:江水如此宽广,自己却只能独自在此赏景;江水如此浩瀚,自己却不能像江中的鱼儿那样自由游弋。

“长明灯”三句写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感伤。“长明灯”,即油灯,这里指佛灯。“烬”指烧完。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寂寞凄凉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哀叹。“空水光中不知夜”这句是说:长明灯燃尽了已有十年了,而诗人还在梦乡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十年的光阴,直到天亮才醒来。这是诗人的幻觉,是诗人在梦中与故乡相见,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最后一句是说自己虽然在梦中见到了故乡的景象,但却始终不能与故乡人团聚,所以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答案】

是日晚抵采石因独游三元洞作

西来长江一万里,尽向石窦光中收。

回头沧海亦不远,初日欲上潮惊流。

孤僧听惯亦不讶,枕上长江六时卸。

长明灯烬巳十年,空水光中不知夜。

赏析:

首二句写景,写长江之长,写石头洞之光,写长江之广;后二句叙事,写自己在石头洞里独坐的情景,写自己在梦中回到家乡,梦见故乡人,醒来后却仍然身在异乡,感到孤单无依。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以抒情为辅,情景交融,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