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白云溪,云白溪亦涨。
一鸟溪上鸣,千花树头放。
近移东半里,筑屋转相向。
春来倘无梦,梦辄在溪上。
楼前杨柳树,辟牖可闲望。
花落溪水深,春人定惆怅。

【注释】

三月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是春季的节日。

白云溪: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因山中多白云而得名。

云白溪亦涨:指春天到了,溪水上涨,白云也显得更加洁白了。

一鸟:指一只鸟儿。

千花树头放:指树上开满了鲜花。

近移:指靠近。

东半里:指从家往东走约半里路。

筑屋:盖房子。

转相向:相互朝向。

春来倘无梦:春天来了,假如没有做梦就好了。

楼前杨柳树:指楼前的杨柳树。

辟牖:指打开窗户。

闲望:悠闲地眺望。

惆怅:忧伤。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云白”,次二句写“花红”,三、四句写“人醉”和“春来倘无梦”。五、六句写诗人居处之幽静,七、八句写诗人的情怀,末两句写“春来倘无梦”的无限遐思。

开头两句写“云白”。云白,是说天晴了,阳光照到云层上,使白云显得更加洁白。“云白”二字,既为全诗定下了色调,又暗示出时令是在春分前后。因为这时太阳光正好,天气正晴,所以“云白”了。而“溪”也随着“云白”而“涨”起来了。这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

第三、四句写“花红”。这两句诗用一个“放”字,把百花盛开、繁枝密叶的景象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写得好像有情有意似的,使人感到它们仿佛都成了有生命的事物。这一句还含有一个意思,就是诗人看见满树红花,就想到溪上游的桃花也一定开得很美了。这样一想,就自然地产生了一种联想:“一鸟溪上鸣”,“千花树头放”。

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住在高楼大厦之中,却常常梦见自己在白云溪边游玩,梦中所见与眼前所见到的是一模一样的。可是这种梦境毕竟是虚幻的,一旦醒来就会成为泡影,因此,诗人不禁感叹道:“春来傥无梦,梦辄在溪上。”这句诗既是实写自己常有这样的梦境,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梦中经常来到白云溪边,去欣赏那里的美景。

最后两句是写楼前杨柳树。这棵树在楼前矗立着,开着窗子可以远远地观赏它。这棵树在春天来临之际,已经落尽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显得很萧条。诗人看到这情景,不禁想起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诗句(出自黄庭坚《寄黄几复》)。他不禁叹息道:“花落溪水深,春人定惆怅。”这里的“惆怅”是说自己的心情也很悲伤,很忧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