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乡置,客欲愁,三十里进生王头。
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垄。
有死士,无生王,王头上殿目尚光。
九重真龙为一哭,韩王楚王颜瑟缩。
腐儒造醢理不诬,王头乃复偿腐儒。
我来尸乡中,白日忽挂树,乡人说王尚如睹。
君不见,王爱士,士效忠,诚不若项王故人吕马童,手裂王体居奇功。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其二 尸乡置
尸乡置,客欲愁,三十里进生王头。
海中山,波欲涌,五百人同死士垄。
有死士,无生王,王头上殿目尚光。
九重真龙为一哭,韩王楚王颜瑟缩。
腐儒造醢理不诬,王头乃复偿腐儒。
我来尸乡中,白日忽挂树,乡人说王尚如睹。
君不见,王爱士,士效忠,诚不若项王故人吕马童,手裂王体居奇功。
诗句注释:
- 尸乡置:指尸乡这个地方的设置或地理位置。
- 客欲愁:形容随行的人内心感到忧愁和不安。
- 三十里进生王头:“进”可能是指前进的意思。“生王头”指的是前进到某个地方时,遇到了生王(即新生的国王)的头颅。
- 海中山,波欲涌:描述海浪汹涌的场景。
- 五百人同死士垄:形容在战场上有五百人英勇地战死在了战场。
- 王头上殿目尚光:这里的“上殿”可能是指王宫或宫殿。“目尚光”意味着眼神仍然明亮有神采。
- 九重真龙为一哭:九重天的大龙为了一个死去的人而哭泣。九重天通常指的是非常高的天空,这里可能比喻皇帝。
- 韩王楚王颜瑟缩:韩王、楚王因为某种原因感到羞愧或紧张。
- 腐儒造醢理不诬:“醢”是古代的一种食物,这里可能是指被做成食物的肉酱。“理不诬”表示这个说法是合理的,不是捏造的。
- 王头乃复偿腐儒:在这里,“偿”是补偿的意思。“王头”可能是指被牺牲的王的头部。
- 我来尸乡中:作者本人来到了尸体所在地。
- 白日忽挂树:白天突然像挂在树上一样悬挂在空中。
- 君不见,王爱士,士效忠:这里可能是在批评某些君王过于宠爱士人,却忽略了忠诚。
- 项王故人吕马童:指项羽手下的故友吕马童,他在项羽败亡后自立为王,并亲手杀死了项羽。
译文:
我来到尸乡中,白日忽然像是挂在树上一样悬挂在空中,当地村民还谈论着那个王。你难道没有看到,那些君王都喜爱士人,但士人往往只忠于自己,并不真正忠于那些君王。这实在不如项王手下那位曾经的故友吕马童,他亲手杀了那位君王,并为自己立下了新的王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诗人亲身经历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展示了秦末汉初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诗中不仅描写了战场的激烈与死亡的惨烈,更通过对比项王的故友吕马童的行为,讽刺了那些表面上热爱士人、实则利用士人的君王们。这种对比手法,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同时,通过对吕马童行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不同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