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埃高压城头山,老夫畏暑方掩关。
何来一幅好图画,仿佛置我罗浮间。
图中之人貌冰雪,格与苔枝两清绝。
从知托兴在高寒,不怕侵肌有炎热。
因君枨触动归心,欲和孤山处士吟。
明年君放西湖棹,但向梅花多处寻。

注释:

黄埃:黄色的尘土。高压:压抑,指天气阴沉。

老夫:诗人自称。畏暑方掩关:怕热就关上门窗躲避炎热。

何来:哪来的。一幅好图画:一幅美丽的画卷。

仿佛:好像。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

格与苔:品格与苔藓。清绝:高洁。

托兴:寄托情怀。高寒:寒冷。

因君:由于您。枨(chéng)触动归心: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孤山处士吟:孤山上隐居的处士所唱的诗。

明年:明年。君放:您将离开。西湖棹:船桨。

梅花:梅花是冬天的使者,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坚贞的节操。多:很多,表示数量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达州东郊寻梅图。诗人通过对这幅图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黄埃高压城头山”,描绘了一幅阴沉的天空和压抑的环境,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接着诗人用“老夫畏暑方掩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不适,需要关闭门窗来避暑。

第二句“何来一幅好图画”,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图画的赞叹。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是充满了高洁、清新的气息。

第三句“仿佛置我罗浮间”,诗人通过“仿佛”一词,表达了他对图画中景象的喜爱和向往。他仿佛置身于罗浮山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第四句“图中之人貌冰雪”,诗人用“貌冰雪”来形容图中人物的形象,暗示了他们的纯洁和高洁。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人物品格的高度赞赏。

第五句“格与苔枝两清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人物的品格和形象。他形容他们与周围的环境截然不同,就像与苔藓和树枝一样清纯高洁。

第六句“从知托兴在高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画中人寄托情怀的高洁理解。他认为这些人物寄托的情怀是在寒冷中保持的高洁和坚强。

第七句“不怕侵肌有炎热”,诗人用“侵肌”一词,表达了他们对炎热环境的无畏和勇敢。他们认为即使面对炎热,他们也能在心中保持清凉和坚定。

第八句“因君枨触动归心”,诗人用“枨触动归心”来形容自己受到画中人的影响,激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认为这种情感是一种深刻的共鸣和感动。

第九句“欲和孤山处士吟”,诗人用“和孤山处士吟”来形容自己想要模仿画中人的行为和风格。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第十句“明年君放西湖棹”,诗人通过“明年君放西湖棹”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画中人一样在西湖边享受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句“但向梅花多处寻”,诗人用“但向梅花多处寻”来形容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一直寻找那些美好的地方,包括梅花盛开的地方。梅花代表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也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贞的节操。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达州东郊寻梅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