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冬日暖,我后北风狂。
向背苟异宜,一身判阴阳。
矧乃别形体,疾痛焉能详。
造物岂不仁,饥寒盈道傍。
目存力匪逮,恻恻中自伤。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每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理解分析;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整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概括。
“我前冬日暖,我后北风狂”,写诗人在饶阳道中的所见所感。“我前”与“我后”相对应,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冬日暖”与“北风狂”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向背苟异宜,一身判阴阳”,写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向背”是指前后,“苟异宜”是指不同的情况,“一身判阴阳”说明诗人内心感受的变化。“判阴阳”是说人的处境好坏、生死祸福,都是天意所定,无法改变。
“矧乃别形体,疾痛焉能详”,意思是说人的身体被疾病折磨得体无完肤,痛苦难忍。“矧乃别形体”是说人的身体已经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了,“疾痛焉能详”的意思是说人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
“造物岂不仁,饥寒盈道傍”,意思是说造物主难道不仁义吗?饥饿寒冷已经填满了道路两旁。“岂”表示反问语气,“造物”指大自然。
“目存力匪逮,恻恻中自伤”,意思是说虽然目存(眼睛看见)而力量不够(到达不了),但是心中却感到忧伤。“恻恻”是悲伤的样子。
【答案】
译文:
我前面冬天阳光明媚,我后面狂风怒号,
前后境遇不同,命运多舛,我一人要承受阴阳之变。
何况你身受疾病折磨,痛苦不堪,怎能说得清楚。
造物主难道不仁慈,饥寒交迫,满地都是。
目光尚存,但力量达不到,心中却有悲伤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旅途中遭遇不幸,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无情,内心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开头两句写天气的变换,通过对比手法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前”“我后”相对应,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冬日暖”与“北风狂”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诗人以“向背苟异宜,一身判阴阳”进一步表达自己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向背”是指前后,“苟异宜”是指不同的情况,“一身判阴阳”说明诗人内心感受的变化。“判阴阳”是说人的处境好坏、生死祸福,都是天意所定,无法改变。
“矧乃别形体,疾痛焉能详”,意思是说人的身体被疾病折磨得体无完肤,痛苦难忍。“岂”表示反问语气,“造物”指大自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尽管目存而力不到,但心中却有悲伤的感觉。“恻恻”是悲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