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如晚卉,爱傍篱边游。
瓦盆荐茅斋,高下凡千头。
红紫岂不好,黄花乃吾秋。
森然群艳中,正色与目谋。
竞赏违众嗜,独吟发孤愁。
泉明不可作,孰与偕唱酬。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菊的五言绝句。诗人以“幽人”自比,表明自己与世俗之人不同,爱菊胜过爱花。
“幽人如晚卉”,诗人用“幽人”比喻自己,说明自己不同于一般人,喜欢菊花胜过喜爱花朵。“晚卉”是晚开的草本植物,此处用来比喻自己的品格高雅。
“爱傍篱边游”,诗人在篱笆旁边赏玩菊花,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傍”是接近的意思。
“瓦盆荐茅斋”,诗人用“瓦盆”来盛放菊花,表现了诗人与菊花亲近的情感。“荐”是献上的意思。“茅斋”是茅草屋,这里指作者的居所。
“高下凡千头”,诗人描写了菊花的繁多,有上千朵。“高下”是形容数量众多;“千头”是形容数量之多。
“红紫岂不好,黄花乃吾秋”,诗人认为红紫等花虽然美丽,但不如菊花。“红紫”是红色和紫色的花卉,此处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岂”是哪里之意。“黄”是黄色。“岂不好”意思是说这些花不是不好。“乃吾秋”的意思是说只有菊花才是秋天的代表。“乃”是才。“吾”是我。
“森然群艳中,正色与目谋”,“森然”形容茂盛的样子。“群艳中”指众多的艳丽之花。“森然”是形容茂盛的样子。“正色”指的是纯洁的颜色,“目谋”是眼神相互看齐。
“竞赏违众嗜,独吟发孤愁”,诗人看到众人都在欣赏其他花草时,独自吟诵,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忧愁。“竞赏”是指大家都在欣赏。“违众嗜”是违背大众的喜好。“独吟”是独自吟诵。“发孤愁”指的是因为孤独而忧愁。
最后两句“泉明不可作,孰与偕唱酬”,诗人认为泉水清澈透明,可以拿来酿酒,却不能像菊花那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泉明”是清澈透明的泉水,此处指泉水。“作”是酿造的意思。“孰与”是与谁比较的意思,“唱酬”是互相应和、应答的意思。
【答案】
幽人如晚卉,爱傍篱边游。
瓦盆荐茅斋,高下凡千头。
红紫岂不好,黄花乃吾秋。
森然群艳中,正色与目谋。
竞赏违众嗜,独吟发孤愁。
孰与偕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