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村西桑叶绿,头蚕不熟二蚕熟。
薄于片纸白于脂,五月南风齐上蔟。
缫车声中汤百沸,出釜持将易斗粟。
去年苦旱秋不登,民命全凭寸丝续。
我闻周礼有成法,一岁不容种再浴。
蚕多害马理或然,物类区区别田畜。
国家官马百万强,惜薪监督烦曹郎。
原蚕微利幸无禁,劝汝努力须栽桑。
田夫暑雨多咨怨,不如且吃蚕娘饭。
原蚕行
村东村西桑叶绿,头蚕不熟二蚕熟。
薄于片纸白于脂,五月南风齐上蔟。
缫车声中汤百沸,出釜持将易斗粟。
去年苦旱秋不登,民命全凭寸丝续。
我闻周礼有成法,一岁不容种两浴。
蚕多害马理或然,物类区区别田畜。
国家官马百万强,惜薪监督烦曹郎。
原蚕微利幸无禁,劝汝努力须栽桑。
田夫暑雨多咨怨,不如且吃蚕娘饭。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养蚕的情景,表达了农民对养蚕的依赖和希望。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养蚕的诗歌。诗中的“原蚕”是指农民自己养的蚕,“蚕行”则是他们养蚕的过程。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养蚕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渴望。
在诗歌的第一句中,诗人描绘了村东村西桑叶绿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养蚕的季节即将到来。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头蚕和二蚕的成熟程度,进一步展示了养蚕的难度和农民的努力。
第二句提到了养蚕的材料——桑叶。第三句描述了养蚕的环境——五月的南风。第四句则提到了养蚕的工具——缫车和汤锅。第五句表达了养蚕的辛苦——出釜时的紧张气氛。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养蚕的意义——它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养蚕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国家稳定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无奈。